Thanh Lien:在家建造垃圾焚烧炉
(Baonghean) - 过去两年,清昌县清莲乡推行了一项政策,动员和鼓励居民在家中建造手动焚烧炉来处理垃圾。这些焚烧炉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因此居民们积极响应,纷纷表示愿意实施……
来到清莲乡,穿过田野,偶尔会看到田埂、田块或田间路边竖立着水泥涵洞。学校、乡人委会、村文化馆……在隐蔽的角落里,都建着垃圾桶。那是投资单位建造的人工垃圾焚烧炉。
同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潘伯玉表示,新农村建设的19条标准中,有关于环境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标准,由于多种原因,这些标准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根据规定,如果一个公社要建设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点,必须距离居民区3公里,并远离水源。因此,对于像清莲这样的半山区来说,不可能找到合适的地点。这种现实情况使当地的环境治理工作非常困难。在这种看似僵局的情况下,国内一些地方通过新闻媒体发动群众,以家庭、小组为单位修建焚烧炉,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效率。2013年初,当地党委、政府出台了从田间地头到单位、机关、家庭修建焚烧炉的政策。首先,公社优先在田间地头、学校、卫生站、公社人民委员会总部等地建设焚烧炉……如果效果显著,就会推广到每家每户。在田间地头,每次收割后,农业废弃物的数量非常大,而人们的环保意识不高,仍然随意使用农药或其他农具,导致废弃物随处乱扔,影响水环境,甚至涉水下田时还会踩到坚硬的物体。
![]() |
莲州第 8 村陈文和先生家的焚化炉。 |
田间有了焚烧炉后,人们自发地把垃圾集中收集起来,田地里干净了。此后,公社加大宣传力度,动员人们投资在家修建焚烧炉,每户建一个。凡报名修建焚烧炉的家庭,公社将奖励5万越南盾。家庭用的焚烧炉设计有两个隔间,一个隔间装需要处理的垃圾,一个隔间装可以回收卖掉的塑料瓶、铝等垃圾。垃圾焚烧炉隔间设计宽约1平方米,从下往上约30厘米,设有支撑钢丝网的平台。钢丝网由6毫米厚的钢筋制成,燃烧后灰烬落到炉底。炉子上也盖有水泥板,防止雨水进入。短短时间内,公社数百户家庭自愿报名在自家菜园修建焚烧炉。截至目前,全社已建成焚烧炉1113座,占全社户数的50%以上。
来到莲州8村陈文和家,我们看到花园一角有一座垃圾焚烧炉,虽然没有完工,但已经可以投入使用。文和先生说:周围的人家已经建了焚烧炉,看到实用效率,我也照着他们建了一座。焚烧炉本来应该是两格设计的,但是他们家用麻袋储存可回收垃圾,比如啤酒罐、塑料瓶……然后当废品卖。这座焚烧炉建在1米见方的地方,高80厘米,从底部往上大约30厘米,有一个突出的部分可以放置钢丝网。上面铺了一层防水层,防止雨水进入焚烧炉。建造这座焚烧炉的成本只需要50公斤水泥、150块砖、少量沙子和1天的人工。文和先生的妻子说,她每天从市场回家,都会看到很多装着食物的塑料袋。以前,这些垃圾都被随意丢弃,猫狗到处叼着。她每次去花园,都能看到塑料袋,既不卫生,又污染环境。现在,这里建起了一座焚烧炉,各种可燃垃圾,比如塑料袋、蛋壳、卫生纸等等,都放在这里。如果数量多,就直接烧掉。
焚烧炉的使用方法很简单。有垃圾的时候,人们只需把垃圾扔进炉里,包括塑料袋、橡胶等固体废物。当炉子装满垃圾时,只需在铁网下放上一点木柴,或者干树叶,点燃火,垃圾就会慢慢燃烧殆尽。通过这样的燃烧,那些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的垃圾,比如塑料袋、橡胶轮胎、鞋底……都能燃烧成木炭。家用焚烧炉最大的好处是,老人和孩子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就能清理自己家人和邻居的垃圾,形成共同的环保意识……
潘伯玉先生补充道:“公社发起‘家庭建造焚烧炉’运动后,每个公民的环保责任感得到了提升,从而大大减少了在小巷和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的情况。清莲公社力争在2015年底前实现100%的家庭都拥有焚烧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社最近已向区政府请求拨款,以继续鼓励剩余的家庭建造焚烧炉。”
Thanh Lien (Thanh Chuong) 家中焚化炉的视频片段:
春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