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世界:中印紧张,俄罗斯进入“新常态”阶段
(Baonghean.vn)——新德里和北京都指责对方越过分隔双方的实际控制线(LAC);然而,如今边境紧张局势不仅体现在地面演习和军队调动上,还体现在媒体战线上的全面交锋。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独家采访时,阐述了对俄罗斯处理新冠疫情危机方式的担忧和疑虑。这些都是过去一周备受关注的问题。
信息战
中印两国在喜马拉雅边境的紧张局势正在加剧,这条边境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界之一。印度外交部表示,6月6日,中印军方官员在边境会晤,旨在“和平解决该地区局势”。
会晤前,中国电视台播放了中国军队举行演习的画面,战斗机和军车载着士兵驶向边境地区。中国媒体称此举“展示了中国在必要时加强边境防御的能力”。
![]() |
印度士兵(前景)和中国士兵(远处)在喜马拉雅山脉的联合检查站站岗。图片来源:法新社 |
印度战略事务分析师希希尔·古普塔在印度《印度斯坦时报》撰文称,中国媒体发布的解放军在边境地区演习的画面是“压倒敌人,使其丧失已削弱的谈判能力”行动的一部分。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都试图通过宣扬民族主义和宣扬国家伟大来赢得公众支持。如今,这种做法在中国对喜马拉雅边境的报道中得到了体现。尽管印度在6月6日强调紧张局势已经缓和,但印度政府在6月8日回应中国媒体的报道时改变了态度。
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宣称:“任何侵犯印度边境的行为都将受到惩罚。”与此同时,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强调:“印度的政策非常明确。我们不会损害其他国家的荣誉和完整。但同时,我们也不会允许任何国家侵犯印度的领土完整。”
印度主要报纸《印度教徒报》本周发表社论称:“只有中国军队完全撤离,印度才会满意。这不仅仅是外交官之间的谈判。中国军方需要得到北京方面的指示才能执行。否则,印度必须做好长期对抗和军事演习的准备,以确保中国撤军。”
![]() |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左)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9年会晤。图片来源:DC |
虽然中国媒体公开报道解放军的部署,以劝说印度让步,但新德里正在通过建立国际关系、与目前在亚太地区与中国存在争端的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和美国)建立联系,来创造类似的影响力。
印度的这一战略引起了北京的关注。6月9日,中国《环球时报》刊登军事分析人士预测,“持续的边界争端不太可能立即结束,因为具体问题仍有待解决。” 但这些分歧的实际解决方式尚不明朗,因为它们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双方拒绝接受对方的提议以及加强边境军事阵地的愿望所引发的。
成功的危机管理
俄罗斯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确诊病例数量仅次于美国和巴西。俄罗斯政府的疫情应对措施在国内外都受到严厉批评。俄罗斯顶尖医生表示,医疗设备严重短缺,观察人士也质疑俄罗斯是否低估了死亡率。
然而,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上周中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独家采访时首次澄清了这些指责和批评,并肯定俄罗斯已经应对了新冠疫情,其有效的医疗保健系统有助于将死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 |
封锁期间克里姆林宫周围空无一人。图片来源:塔斯社 |
一些人认为,疫情对普京的形象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害。列瓦达中心的一项调查估计,普京的支持率在4月和5月跌至60%以下,这是他执政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水平。德米特里·佩斯科夫驳斥了这些观点,强调道:“普京总统曾多次表示,他不在乎个人支持率。在政治上,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你就不应该考虑个人支持率,因为如果你只考虑个人支持率,你就无法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早在三月,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就声称俄罗斯疫情“已得到控制”,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好。然而,仅仅几周后,俄罗斯就成为全球新冠感染人数第二多的国家,迫使政府推迟就宪法修改进行全民公投。尽管存在质疑,但对俄罗斯来说,保持冷静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佩斯科夫先生所说:“除了新冠病毒,其他一切都好。俄罗斯正在尽可能多地进行检测。检测越多,发现的越多。”
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也备受争议。该数字明显偏低,引发了人们对俄罗斯操纵事实和数据以避免克里姆林宫受到批评的怀疑。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回应这些评估时表示,死亡人数低得益于卫生系统的高效性。
![]() |
俄罗斯莫斯科自6月9日起开始放松限制措施,以防止疫情蔓延。图片来源:《莫斯科时报》 |
俄罗斯官员声称如此,但俄罗斯是否成功应对疫情仍有待观察。另一方面,全国各地许多医护人员的社交媒体账号都描述了医院在照顾患者和医护人员方面举步维艰的景象。与此同时,普京总统的政治对手们正将矛头指向他们认为过早宣告抗击疫情成功的言论。反对派还批评了政府在病毒尚未“放过”俄罗斯的情况下,向美国运送呼吸机和其他设备的有争议的决定。
自 6 月 9 日为限制疾病传播而实施的封锁解除两个月以来,莫斯科居民已开始恢复正常活动,尽管当地政府仍报告每天新增感染病例超过 1,000 例。
尽管新增病例数以千计,但政府决定于7月1日就宪法修改举行全民公投,这被视为俄罗斯迈向“新常态”的最后一步,克里姆林宫的计划也并不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