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胡伯伯的建议:向那些做出贡献的人表示感谢”
胡志明主席不仅是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通过思想、行动以及对受伤士兵和烈士的“无限同情”为感恩传统奠定深厚基础的人。

陈玉牛博士• 2025年7月26日
每年七月,在爱国烈士墓前静默的焚香中,在烈士陵园摇曳的烛光中,越南人民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数百万为独立和自由而牺牲的儿女的怀念。7月27日,荣军烈士纪念日,不仅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更是一个神圣的提醒,提醒人们“饮水思源”的道德。胡志明主席,不仅是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更是为感恩传统奠定了深厚基础的人物,他用思想、行动以及对荣军烈士的“无限怜悯”为越南人民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早在1947年6月,在抗法战争的炮火轰炸下,胡志明主席就指示全国人民选定一个纪念日,缅怀和悼念为祖国牺牲或流尽血汗的烈士。胡伯伯在1947年7月17日致全国荣军士纪念日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信中写道:“战争伤残军人是为了保卫祖国和同胞,牺牲了自己的家人和鲜血。为了祖国和同胞的利益,他们饱受病痛折磨,甚至残疾。因此,祖国和同胞必须感恩,必须帮助这些勇敢的儿子。”(1)。

7月27日,他在致战争伤残军人、患病士兵和烈士家属的信中写道:“伤残军人、病残军人、军属、烈士家属都是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因此,我们有责任感恩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2)。
他的话不仅是道德的训诫,也是深刻的人性真理:军人的鲜血浇灌了这片土地,如果不向过去低头感恩,国家就无法前进。

在胡志明思想中,伤残军人不仅是一名归来的战士,更是爱国主义、不屈意志和英雄气概的活生生的象征。”烈士们的鲜血,使革命旗帜更加鲜红。烈士们的英勇牺牲,为我们国家迎来了独立的花朵和自由的果实。(3)这是充满国父痛苦的诗句,像一首无声的心歌,送给那些无法回头的人。

胡伯伯的伟大思想总是伴随着具体、朴实却感人至深的行动。自建国初期起,胡伯伯就拿出部分工资资助荣军基金,赠送春节礼物,致以慰问信,并定期前往疗养院和医院探望伤病员。1947年7月17日,他致信“全国荣军节”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信中写道:“我自愿捐献一位女士送我的一件真丝胸罩、我一个月的工资、我和总统府工作人员的一顿饭,总计一千一百二十七越南盾(1,127 VND.00)”(4)。

他的行为并不浮夸,却充满人性。他认为,照顾伤员和烈士是道德责任,也是巩固民族大团结的条件,感恩之心是世代相传的持久粘合剂。

胡伯伯逝世后,他的话语已成为贯穿我国人民政策和精神生活的红线。“报恩”运动、声援越南英雄母亲、修建烈士陵园、关爱有功人员……已成为国家乃至每个公民的日常行动。



.jpg)

义安——一个具有深厚革命传统的土地,“饮水思源”、“报恩”的精神始终铭刻在人民心中,并通过具体实际行动广为传播,在烈士陵园点燃感恩蜡烛,走访慰问有功人员家属并赠送礼物,支持为有功人员修建和修缮住房等。
许多富有创意的模式:“家属志愿照顾越南英雄母亲”、“企业缅怀烈士”、“青年绿色行动表达感恩”……




不仅在“7·27”纪念日,而且在全年,乂安省始终稳定地开展照顾伤残军人、病残军人、烈士家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工作,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感和人民的深切感激之情。

胡伯伯给伤残军人写信已经78年了,但那封信的精神依然存在。它提醒我们,感恩不仅仅是在7月27日,而应该成为一种经常性、持续性、具体和负责任的行动。
.jpg)
.jpg)


在当前国家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胡伯伯的建议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我们人民将永远铭记先烈们的功绩,我们要永远学习他们英勇的精神,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完成先烈们留下来的革命事业。”(5)。
7 月 27 日不仅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也是每个越南人,特别是乂安人民,反省自己、感恩、行动、不辜负几代父兄的伟大牺牲的机会。

(1)《胡志明全集》,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11年,第5卷,第204页。
(2)《胡志明全集》,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1年,第10卷,第372页。
(3)《胡志明全集》,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11年,第12卷,第401页。
(4)《胡志明全集》,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11年,第5卷,第205页。
(5)《胡志明全集》,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11年,第12卷,第4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