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测试,“真实”测试
全国超过百万学生正在为2013年大学入学考试忙碌备考,但在正式考试之前,许多考生已经参加了高中组织的“模拟考试”。学生们希望通过报名参加“模拟考试”,为正式考试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Baonghean)-全国超过百万学生正在为2013年大学入学考试忙碌备考,但在正式考试之前,许多考生已经参加了高中组织的“模拟考试”。学生们希望通过报名参加“模拟考试”,为正式考试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荣大学特长高中是义安省及周边地区12年级学生参加“模拟考试”的可靠之所。过去八年来,荣大学特长高中每年都会举办三次“模拟考试”,分别在四月中旬、五月和六月的周六和周日进行。今年六月中旬是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起初,考试只针对该校12年级学生,后来扩展到所有想参加考试的学生。来自义安省和河静省平原和中部地区的学生不远万里前来参加“提前高考”。平均每次这样的考试都有超过2000名学生参加。
荣市大学优秀中学校长阮文顺博士表示:“学校的模拟考试之所以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学生参加,是因为我们专门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出题、制定答案、测试答案和进行辩论,确保考试的专业准确性和信息保密性。此外,考试委员会也经过专门分配,确保每个考场只有30到35名学生。总的来说,所有的准备工作与正式的大学考试并无二致。每次考试结束后,学生们都会收到自己的答案,以便相互比较和积累经验。即使住得比较远,学生们也可以打电话询问结果,并与其他答案进行比较。在这些“模拟”考试中,压力程度不如“正式”考试那么大,但最棒的是学生们自觉自愿地尽其所能地完成考试……”
近年来,“模拟”高考并非新鲜事物。几乎每所高中都会组织这类考试,让学生回顾自己的高考准备情况,评估自己被录取的几率;同时,也激励学生在学校里坚持到最后。
“模拟”考试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真”考。因此,学校的理念是系统地组织考试,从出题、准备答案、评分,到监考和考场纪律,各个环节都做到了条理清晰。校董会和大多数参赛学生的严肃态度,也印证了他们并非“玩着玩着就考完”或“一口气考完”的心态,而是认真对待考试。事实上,考生们自己也早已在家“试考”多年。许多学生拿着老式的试题,或者以试卷形式出现的考卷,带着坚定的决心,按下计时器,认真、全心投入地完成,时间一到,他们就根据答题卡给自己打分。然而,在学校考试依然是另一回事。由于学校制度的严格,严肃的考试氛围会让学生体验到在正式考试中始终存在的心理因素。
“模拟”考试的质量也值得商榷。据我们观察,尤其是在荣市,乃至整个义安省,考试组织者几乎都是高中,因此老师们对学生真正负责。因此,像河内和胡志明市那样,考试辅导中心开设“模拟”考试以牟利的现象并不存在。学生平均需要支付7万至10万越南盾,才能参加3场“模拟”大学考试以及入学考试的各个阶段。考试结束后,学校会以每套2000越南盾的价格出售答题纸,以便学生查看错误并进行修改。对于潘佩珠特长中学来说,“模拟”考试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并非所有校外学生都能轻松参加。校长杜文梅表示,学校的考试题目比平时更难,是为了准确评估特长学校学生的真实能力。
大多数学生都会自觉报名参加这些“热身”考试。和家长商量后,他们会去学校报名并缴纳入学费用。然而,很多学生缺乏信心,仅仅因为家长要求就参加“模拟考试”。在5月中旬荣大学举行的“模拟考试”中,来自南丹中学的阮氏恒(Nguyen Thi Hang)分享道:“我们当时很放松,但仍然保持着严肃的态度。然而,还是有少数学生有点马虎,考试就像出去玩一样。坐在我旁边的男朋友整个考试过程中都趴在桌子上,大概是睡着了(?!)。只剩下5分钟收卷时间了,他突然站起来,借我的铅笔在选择题答题纸上填字。他想都没想就把所有选项都填成了D,还因为每个选项都得了概率分数而沾沾自喜?!”
荣市大学前教职员工阮氏惠女士虽然已退休,但仍经常参加“模拟考试”。她表示:“很多学生似乎事先知道自己考不了,又怕分数低,又怕在朋友面前丢脸,又怕被家长责骂,所以报名时都用假名。” 然而,参加模拟考试的都是校外学生,而学校管理的学生必须使用真名,以便学校监督、评估成绩并向家长汇报。
经过“模拟”考试后,学生可以认识到需要迅速巩固的知识差距,希望从“模拟”考试的结果中,他们可以自信地参加“真正的”考试。
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