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零售市场:牛没了,牛棚还没建!
TTO - 越南全面开放仅短短一年,超过50%的零售市场份额就落入了外国投资者手中。国内零售商正苦苦挣扎……
![]() |
胡志明市第二区 Metro An Phu 超市出售泰国大米 - 照片:Quang Dinh |
越南全面开放才短短几年,超过50%的零售市场份额就落入了外资手中,而管理机构却迟迟没有办法保护国内零售业,国内零售商自身也在苦苦挣扎寻找生存之道。
许多专家表示担心,不仅越南零售市场会落入外国投资者手中,而且国内生产也会面临困难,因为生产的产品很少有机会出现在零售系统的货架上,同时也对当局的管理和监督活动提出质疑。
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
胡志明市商业协会(HUBA)在提交给总理的文件中表示,越南零售企业面临困难,部分原因是越南当局在管理和许可方面存在缺陷。
据此,HUBA主席黄文明在一份文件中表示,自2015年1月以来,随着越南按照WTO承诺全面开放零售市场,外国零售巨头不断扩大在越南市场的规模,一系列商店和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收购了越南的零售系统。
例如,根据世贸组织承诺,外国企业在开设零售店之前,必须确定该地点的必要经济需求;如果能够满足,则将获得许可证(ENT法规)。伴随这一趋势,零售店货架上越南制造商的商品数量正在减少,越南企业销售商品的机会也在减少。与此同时,国家机构的管理活动也相当不寻常。
然而,迄今为止,国家层面仍未出台“终端零售框架”,各省市对终端零售都有各自的指导意见,国内零售商几乎没有受到WTO谈判小组精神的保护。
甚至外国投资者也躲在国内购物中心的背后开设网点,不受任何国家机构的阻碍。
特别是根据工贸部第34/2013号通函,外国零售商不得分销大米、甘蔗、香烟、雪茄等物品……但实际上,乐天、Big C、Circle K、Metro等一系列外国超市……都在公开销售这些物品,而没有受到警告或处罚。
对此,Minh 先生表示,这“引起了怀疑”……《青年报》 5 月 2 日的调查还显示,河内的乐天和 Big C 超市正在正常销售大米、糖等一系列商品。
河内超市协会主席武永富先生表示,他曾要求工贸部规划大型超市之间的距离,使其保持在30公里,“但他们没有听取”,导致许多越南零售商遭受损失。武永富先生以海防市为例,他指出,一家外资大型超市在市中心获得经营许可仅六个月后,附近的本土超市的营业额就下降了30%。同样,据武永富先生介绍,在河内市的太盛街,半径约700米内就有三家获得经营许可的超市。
零售业的损失意味着生产的损失
HUBA 表示,零售投资的管理和许可需要更加严格地监管,以避免外国投资者在国内零售商旁边开设销售点并与其激烈竞争。
HUBA 建议在不久的将来停止向外国投资者发放开设新销售点的许可证,同时组织对外国企业在公共场所展示禁止分销的商品进行检查和核查……
此外,根据HUBA的规定,在分配土地时,外国投资者必须承诺至少经营租赁期的三分之二。如果不再需要,则必须优先转让给越南零售商。
工贸专家在接受《青年报》采访时表示,越南的“零售战争”已经打响。如果控制了零售业,就等于控制了重要的一部分产能。
因此,越南当局在向外国零售商发放牌照时应更加谨慎。相反,近年来,许多地方往往选择“黄金地段”,也就是最美丽的地段,将Big C、Metro等外国商业中心授予其经营,以美化当地“面貌”。
他承认:“外国企业资金雄厚、经验丰富,而且享有如此优先的地位,因此国内零售企业……无能为力,越南制造业肯定会受到影响。”
为防止外国零售企业设立子公司,然后假借越南企业的名义开展业务,该专家认为管理起来并不困难,只需审查发放投资许可证的准备阶段,不要将大片土地分配给没有零售经验的企业,即可立即阻止。
面对“失去零售就意味着失去生产”的担忧,Phu先生建议,国内零售业本身必须反省自己,必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政,同时也必须加强与国内制造商的合作。
“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超市设置了一系列费用,比如货架费、生日奖励,还要求很高的折扣……我们必须系统地做生意。如果我们的公司治理薄弱,服务态度差,但价格却很高,越南零售商就会损害自己的利益,”Phu先生警告说。
据《青年报》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