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市场是垄断市场吗?

October 24, 2013 20:32

仅有两家食品公司 Vinafood 1 和 Vinafood 2 占据了 50% 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 VFA 可以影响政策。

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与战略研究所(IPSARD)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农民目前未能实现政府设定的30%稻米产量目标。即使在国际市场稻米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农民仍然未能从价格上涨中获益。要克服这一困境,我们必须从政策体系入手。

VFA 有能力影响政策吗?

武统春教授认为,在稻米生产的利润链中,目前只有贸易商和出口企业受益最大。原因在于,出口企业与农民的联系不够紧密(通过提供投入、技术支持、建设原料基地和消费产品)。企业不愿再投资于农民,主要投资于农资、工业品、房地产等其他业务领域以牟取利润。

Anh

经济学家范志兰表示:“大米贸易的利润落入贸易商手中,这很不合理。农民协会名声显赫,但实际上其作用模糊,很少为农民服务。与此同时,越南食品协会(VFA)的地位过高,在制定政策方面拥有太多优势。他们在制定收购和临时储存大米的政策时,根本不考虑农民的利益,而是维护出口企业的利益。显然,大米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因为只有北方食品总公司(Vinafood 1)和南方食品总公司(Vinafood 2)占据了我国大米出口市场50%以上的份额。这种情况扼杀了私营企业的作用和创造力。”

面对稻米价格高涨但农民却没有从中受益的现实,IPSARD研究所建议,未来稻米产业发展政策应以国际合作为重点,满足稻米的政治需求,而不是与专门进口稻米的国家签订经济合同,即投资合同。

陈功胜先生(IPSARD 研究所)表示,这项政策一方面将有助于提升越南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将有助于将进口商与生产区联系起来,缩短中间阶段并提高生产者的销售价格。

除此之外,还必须规划建设专门的商业性水稻种植区,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精心投资、生产优质、适宜口味的稻米。这些正是国家所关注的“大田”模式。然而,国家对这些专门种植区的投资支持政策尚不明确。

因此,“政策应侧重于在农民的参与下,在专业领域升级稻米价值链,并制定政策支持从生产到贸易和出口稻米的价值链参与者”,Thang 先生强调说。

然而,目前,基于价值链、专业化区域的生产模式在企业与农民之间的联系上存在瓶颈。Thang先生举例说,大规模田间模式的实施目前在农民之间的联系上存在瓶颈。因此,在政策方面,“有必要在第109号法令中增加对大米出口企业的条件,即企业必须通过农产品合同与农民建立联系。应加强合作组织建设,有效地联系农民,尤其是小规模农户。”

大米政策必须源于市场。

除了加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系外,IPSARD认为,扶持政策应仅侧重于主要专业种植区,而非全国范围,以发展基础设施、加工和贸易体系。其他地区应根据市场信号积极主动地实现生产多元化。这样,专业种植区的价格将成为全国稻米产业管理的参考价格。

农业系统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陶世英博士也表示:“需要制定区域和国家层面的稻米产业政策。尤其需要明确农民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如果地位薄弱,农民就很难从中获益。”

IPSARD研究所表示:“在管理政策方面,国家必须成立一个由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的稻米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市场预测、贸易推广和稻米种植面积规划。为了实现越南稻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必须平等受益。”

经济专家范志兰强调政策的导向作用,指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农民的政策,但最终效益尚未惠及农民。农民弃田现象最明显地反映出,国家对农民和稻米产业的政策不恰当,未能给农民带来其所拥有的潜力。

为了克服这一困境,除了建立专业化种植区外,范芝兰女士建议,国家政策必须从市场视角出发,积极发展稻米产业。稻米出口商需要与农民建立联系,并参与到生产过程中。

除上述解决方案外,IPSARD研究所还建议:应通过投资科研、支持农业推广、培育新品种,特别是优质品种(香米)和抗气候变化品种,提高水稻生产力和竞争力,从而增强水稻的竞争力。逐步支持大型出口企业打造越南大米品牌。

具体来说,政府需要制定稻米产业总体规划,其中包含两个不同但互补的政策目标,包括大规模商品生产和供自用或在当地社区内销售的小规模生产。

考虑和计算各项生产成本,同时努力提高竞争力,打造品牌,确保价格有竞争力但不低于同类大米,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

据VOV-HV报道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大米市场是垄断市场吗?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