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匮乏,糖厂提早“停工”
(Baonghean)——近期,该省糖厂面临严重的原料短缺,一些糖厂不得不比往年提前结束榨季。打造稳定的原料产地,实现糖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多方共同承担的责任。
原材料严重短缺
和往年一样,现在正是义安甘蔗公司集中精力压榨甘蔗的时节,压榨季通常持续到四月中旬,至少也要到三月底。今年,三月初刚过,公司工人们就像往常一样,在一年的压榨之后,开始清洁和维护机器。
义安甘蔗有限公司总经理安东尼·约翰·马普先生忧心忡忡:“按照计划,2016-2017榨季我们将压榨约65万吨甘蔗,但目前我们只能收购53.4万吨原蔗。由于甘蔗种植区部分农户已转种其他作物,原蔗区超过10万吨的原蔗被销往省内其他工厂,导致原料供应不足。”
![]() |
在 Nghia Phu 公社(Nghia Dan)照料甘蔗。照片:PH |
新岐县是该省主要的甘蔗种植区之一,仅在2016年,该县的原蔗种植面积就减少了近1000公顷,降至近5400公顷。该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副局长邓氏文女士表示:“该县的立场仍然是维持原有的种植面积,但人们仍在转向种植其他作物。”
| ||
宋康糖厂将原材料送入甘蔗压榨机。图片来源:档案馆 |
目前,义安省共有3家甘蔗加工厂,日加工甘蔗能力达1.33万吨。为保证加工原料,全省规划了3万多公顷甘蔗种植面积,约有4.2万户农户参与种植,每年可提供200万吨甘蔗原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全省甘蔗种植面积仅剩下约2.2万公顷,不仅种植面积减少,甘蔗的产量也未见增长,至今仍只有50-55吨/公顷,而各家工厂均计划投资扩大压榨能力。
寻找解决方案
在种植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投资提高产量和质量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是当前许多企业和地方关注的重点。义安甘蔗有限公司总经理安东尼·约翰·马普表示,该公司正在实施三级甘蔗品种生产项目,其中安城县生产一级甘蔗品种,义丹县生产二级和三级甘蔗品种,选育优质高产甘蔗新品种用于生产。同时,投资机械设备将帮助蔗农实现种植、除草、施肥、喷洒农药、浇水等环节的机械化,特别是通过机械化试收和装车,以降低成本,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
![]() |
新记甘蔗公司的原蔗。图片来源:PH |
义富乡(义丹)两年来,在22户农户的参与下,建立了15公顷的集中种植原蔗的“大田”。从引进新品种、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到在有利区域投资集约化耕作,以及推广从整地、种植、护理到收获的机械化等技术措施,都同步统一实施。得益于此,甘蔗产量比以前提高了近30%。
最近,2016年3月16日,省人民委员会发布决定,批准对原蔗产区规划进行调整和补充。据此,到2020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将达到28957公顷。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黄义孝表示:除规划问题外,还制定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政策机制方面的解决方案。为此,将研究、吸收和应用先进技术,并根据当地生产条件,投资发展甘蔗生产,以实现高产和可持续的效益。在甘蔗原料区土地资金减少的情况下,糖厂和地方首先要关注品种改良问题。选择高产、高糖、抗旱、再生能力强、开花缓慢或不开花的甘蔗品种,例如ROC10、ROC16、ROC23VN 85-1859、My55-14……。积极应用生物技术,创造产量高、周期短、品质优良、无病害的甘蔗种子产品,降低成本。同时,继续引进、研究和试验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满足生产发展需求。
糖业公司需要建设制种区,逐步确保所有新种植的甘蔗区都拥有质量有保证的品种,逐步取代目前用原蔗制种的方式。此外,制种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在收获季节,必须及时收割甘蔗才能保证糖分,因此推广生产机械化应用,解放农民的劳动力十分必要。
修建甘蔗灌溉蓄水库,继续投资推广滴灌技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重点推广高新技术应用工艺、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使生产者能够逐步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甘蔗生产。
富香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