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村产品缺乏品牌化
(Baonghean) - 来到该省的一些手工艺村或旅游区,你会看到有人在售卖美味诱人的当地产品,比如虾酱、烤鲭鱼、牛肉干等等。但这些产品完全没有标签或包装。这不仅对卖家不利,而且无法保证产品的产地和食品卫生安全。事实上,标签清晰、宣传到位的产品更能吸引消费者。
在义安省,许多产品已被企业和手工艺村注册为专用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地理标志......例如:Quynh Di鱼露、Van Phan鱼露、Cua瓷砖(Tan Ky)......
许多人都知道琼帝鱼露,因为它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琼帝鱼露生产户数百户,集中在富利1村和富利2村两个手工艺村。但由于没有注册专用商标,琼帝鱼露市场狭窄,主要以山区小规模销售和路边摊销售为主,未能进入超市、餐厅等现代消费渠道。2011年,随着知识产权局(科技部)为琼帝鱼露品牌颁发保护证书,情况发生了变化。产品得到广泛推广,消费者对琼帝鱼露品牌的了解越来越多,消费量也随之增加。
2012年,工艺村的鱼露消费量为185万升,到2013年,消费量增长至约140万升。巨大的消费量为生产户带来了收入增长。工艺村协会主席阮德山先生表示:“自注册专属商标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侵权行为,也没有发生过任何影响工艺村形象和声誉的事件。大家非常高兴,并决心大力推广和保护琼堤鱼露品牌。”
![]() |
在南丹镇酱油工艺村为南丹酱油贴标签。图片:Mai Hoa |
南丹县人民委员会认识到商标注册的价值,正在实施一项为南丹酱油产品注册保护的项目。南丹酱油是南丹镇酱油工艺村的传统特色名产。这里生产的酱油拥有独特的品质秘诀,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美味,因此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南丹酱油产品尚未注册专用商标,假冒伪劣产品日益增多,影响了正规企业的生产活动。
2013年底,南丹县与科技部协调,实施了南丹酱油品牌建设和注册专用商标项目。杨先生说:“手工艺村的所有生产者都渴望为南丹酱油产品注册专用商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质量与产地划等号的现象,保障品牌的声誉,从而建立信任,激励人们继续生产。”
2012年,南丹酱油被评为典型农村工业产品。南丹酱油产品深受民众信赖,但目前主要通过“熟人”渠道消费,尚未有一家单位站出来成为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南丹酱油工艺村村长范海阳先生表示:“目前,沙南合作社有23户生产户,每年向市场供应约25万升酱油,但消费环节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稳定的渠道。特别是,许多非工艺村原产的产品仍在公开销售,质量得不到保证,影响了产品的形象、声誉和消费。由于工艺村尚未注册南丹酱油的专用商标,相关部门无法处理。”
手工艺产品和手工艺村商标注册的有效性已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但目前注册的产品数量仍然很少。1995年至2012年,全省注册商标的产品约有371个,但来自手工艺村和手工艺品的产品数量占比较低。手工艺村尚未打造自己的品牌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对手工艺村品牌的含义和价值缺乏了解,以及对产品标签建设的投入不够重视。
由于产品主要在公开市场销售或通过中间商出口,义安手工艺村的许多产品在上市时必须贴上不同的品牌。此时,产品的价值大约是原价的3-4倍。然而,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些产品是义安手工艺村生产的。这种情况在大多数手工艺村都很常见,导致手工艺村品牌无法树立。其他手工艺村主要处于出口原材料的境地,失去了所有品牌。
为继续推进企业品牌建设计划,今后一段时间,相关部门应重点推动和引导企业、生产基地和手工艺村提高对品牌建设和注册专用商标的经济价值和商业效益的认识。自2009年起,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了第10/2009/QD-UBND号决定,其中规定了鼓励和支持组织和个人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和应用科技成果的机制和政策,以提高义安省产品和商品的竞争力。
因此,政府将为国内商标/设计注册提供200万越南盾的资助,为国外商标/设计注册提供1000万越南盾的资助。除了国家的支持外,手工艺村自身也必须采取行动,例如丰富设计风格、培训技术工人,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企业主和企业需要促进贸易,参加展览和博览会,打造品牌。这些因素有助于手工艺村的产品提升品质,更好地触达消费者。
范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