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姜少将和这些年来的信件

December 14, 2012 22:53

(Baonghean)——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拜访了曹春姜少将(原第四军区副司令),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军旅生涯的点点滴滴。看着他的容貌和笑容,想必很多人不会想到,他是一位身经百战、生死与共的将军……

(Baonghean)——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拜访了曹春姜少将(原第四军区副司令),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军旅生涯的点点滴滴。看着他的容貌和笑容,想必很多人不会想到,他是一位身经百战、生死与共的将军……


一名士兵的回忆


高春姜少将,1942年出生于灵山乡——安山,一个被认为是“红色种子”孕育之地的农村。1960年,年仅18岁的高春姜像许多同辈朋友一样,离开家人、学校和家乡,参军入伍,为保家卫国而战。近50年的军旅生涯,从一名菜鸟成长为军区副司令员的少将,在残酷的战场上,留下了军人高春姜的足迹。从在老挝北部与王宝匪军进行的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到保卫广治城的81个昼夜的战斗,再到9号公路至溪山的战役、9号公路至老挝南部的战斗,这位来自家乡乂安省西部灵山地区的战士都参与其中。



高春康少将

“我们这一代军人的生活和战斗,艰辛险阻难以言表,生死一线之隔,有时仅隔着枪口的扳机。但凭借着信念和决心,以及对战友和队友的爱,我们拥有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力量。”高春姜少将如此坦白。他用了将近一下午的时间与我们交谈,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了战友情谊、军民情谊,以及在举国上下、每个村庄都是堡垒的年代里,军人的精神和意志。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972年保卫广治城的战斗,他所在的第8营是第一个进入战斗阵地的部队,也是最后一个撤退的部队。战斗非常激烈,双方实力悬殊,敌军集中火力,我方伤亡惨重。部队里有一位名叫阮维平的战友(来自河内怀德县),他的眼睛被迫击炮弹击中。这位战士亲自从眼睛里取出弹片,包扎伤口,并决定向上级请求让他继续战斗。这位战士目前在河内,即将被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

在广治城激烈对抗期间,他和战友们除了时刻面临炮弹的威胁外,还经常忍饥挨饿、生病。在泥泞的地下室里,战士们仍然用安哥拉壶和水壶烧水煮粥,然后一勺一勺地分享。这时,后方传来信件,战事激烈,有些信件送到部队时,寄信人已经牺牲。幸存的战友们不得不轮流回信,告知战友们在远方工作或执行秘密任务,无暇回信。这样,家人和后方就可以安心生活和工作,等待战士归来的胜利之日。保卫广治城战役结束后,他所在的营被授予英雄称号。


还有一次,他的连队在广治山区作战,由于全神贯注于追击敌人,与团部失去联系长达一个多月。他和战友们不得不穿越森林寻找出路,而敌人不断包围着他们。在一次近距离战斗中,连长高春姜手臂负伤,战友们及时为他治疗。“我们不得不靠吃香蕉根和树叶来维持生存和战斗。药品快用完​​了,但全队战友们都尽力为我治疗,决心不让我的伤口感染。”——高春姜回忆道。后来,他的部队找到了一个巴古族的村庄,并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庇护,直到他们与团部取得联系,团部派出部队解围。在这里,士兵们深受人民爱戴,如同家人一般。当时,姜连长还不满30岁,温文尔雅,颇有书卷气,巴科村的姑娘们都爱他。村里最漂亮的姑娘,已经结婚生子,凑到他面前,天真而真诚地低声说:“我很喜欢姜连长,不过我老公还没……死呢!”

还有永恒的信件


高春姜少将分享道:“我多次强调,人生有两件幸运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拥有的。一是十五年以上的征战沙场,多次面临‘生死关头’,却依然活下来,回到祖国和家人团聚。二是我有一位贤惠忠诚、充满牺牲精神的妻子,她帮助我在枪林弹雨中,尤其是在每一个危险的时刻,都能保持自信。”

姜将军的妻子黄氏儋出生并成长于灵山-安山一带。他们同龄,同村,同班,自小学起就彼此怀有好感。当时国家危亡,儿子中学毕业后参军,女儿在家务农,后加入弹药运输队,奔赴老挝战场。虽然两人尚未许下承诺,但都期盼着结婚的那一天。一次,他们在越南与老挝接壤的义安省奇山县南坎乡重逢。当时,年轻战士高春姜刚刚完成新兵训练,被分配到驻扎在奇山的925营,肩负着剿匪、维护义安边境山区稳定的任务。女儿黄氏儋正要越过边境,运送粮食弹药前往战场。相遇只是一瞬间,因为士兵要跟上巡逻的部队,女孩也要跟上前线的搬运工,但对于他们二人来说,这一刻却成为了永恒……


战乱年代,前线与后方的情感纽带是书信。对姜将军夫妇来说,也是如此。书信往来是动力、信念和希望,帮助他们下定决心,完成好任务,以便有朝一日能够团聚。“即使在广治城激战的日子里,我仍然盼望着她的来信。在两次战斗之间,我抽出时间坐下来写信寄回家。因此,在最艰苦、最残酷的地方,我仍然怀抱希望,也觉得生活更有意义。”——曹春姜少将坦言。

他的妻子分享道:“那时我在家,既要生产,又要参加战斗值班,还要照顾四个年幼的孩子,非常劳累和忙碌。但每天晚上,工作结束,孩子们睡着后,我都会拿出他的信重温,然后坐下来写回信。写信和等信让我忘记了那些艰辛和不易……”值得一提的是,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旧信仍然被我的祖父母精心保存着。姜将军向我们展示了厚厚一叠信,数百封信他按时间顺序排列,每年都整理成小册,并在外墙上仔细地标注。那些信虽然已经泛起了岁月的色彩,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两人的感情在生命的长河中始终热烈、深沉、鲜活。

高春姜少将吐露心声:“退休生活常常很自由,所以有时我会翻阅旧信,重温战壕里那些激动人心的日子,以及在爱情和婚姻中等待的时刻的珍贵。” 我们请求允许引用他1972年在广治城战斗期间写的信中的一段话:“Em Dam和两个孩子想念、爱护和珍惜你们!半个月前,我刚给您和您的孩子写过信,因为我收到了你们去年五月和六月寄来的两封信。为了回应你们经常和定期写信的愿望,今天我继续写这封信。没有什么比向你们表达我所有的爱和关怀更重要的了。我希望你们永远健康,能够克服思念的时刻……”


看着高春姜少将夫妇手捧旧书信,笑容温馨,情意绵绵,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人们常说的那句话:“真爱无年龄”。我们称之为与岁月同行的书信……


丛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高春姜少将和这些年来的信件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