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三浦与走钢丝
越南国家队目前看起来依然是一幅“乱象”:参加本届东南亚足球锦标赛的22名越南球员中,有19人仅在两场小组赛中被主教练三浦知良派上场,我们无法判断他们典型的踢球风格。
首场对阵印尼的比赛,他让黎功荣和黎晋泰坐在替补席上。第二场比赛,他让首场比赛中表现出色的范清良和阮文贵两位球员都缺席。每场比赛,他都采用了不同的防守策略。
在对阵印度尼西亚的比赛中,他安排了两名中场球员并肩作战,试图控制球权并进行小范围传球。在战胜老挝的比赛中,他让陈泰担任穿梭位置,让球队能够发起长传直塞。第一场比赛中,阮海英是唯一的前锋,而第二场比赛中,功荣和安德组成了双前锋。
阵容改组?不出所料!
在比赛开始前,根本无法预判越南队的阵型和比赛风格。这造成了一种不确定和不安全感,因为理论上固定阵型更有利于凝聚力和对比赛风格的理解。在国家队层面,球员们只在训练课上一起训练,而不是像在俱乐部那样每天都在一起训练,所以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混乱也有其积极的一面。15年前,世界足坛也崇尚稳定,认为球队大换血是一场灾难。但在过去10年里,“焊工”们的身影越来越多,甚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即使身为队长,谭泰(14岁)也不得不接受坐在替补席上的事实。图片来源:VSI
2009年,弗格森爵士连续99场比赛更换了曼联的首发阵容,他表示,给予更多球员机会是为了“让球员们感觉每个人都在做出贡献,因为现代足球需要集体团结”。
2010年世界杯,西班牙队23名球员中有20人从比赛开始到结束都在场上,最终赢得了胜利。2012年欧洲杯,他们也凭借着阵容混杂、不断在有前锋和无前锋的阵型之间切换,赢得了冠军。
当然,所有比较都是站不住脚的,但显然,世界足坛对根据每场比赛的战术调整阵容并不陌生。有些教练通过打造稳定的比赛风格和球队而取得成功,但也有一些教练对这种不稳定感到安心。
三浦知良或许属于第二种类型的教练。六个月前,在接受《足球报》采访时,曾担任球员经纪人、对三浦知良教练颇有了解的日本体育记者森本隆透露,这位日本教练之前执教的球队“组织性都很好,他本人也是那种坚持绝对纪律,但又不死板的人”。
要点是,三浦先生可以不断改变战术,但组织和纪律仍然必须是首要原则。
走钢丝和平衡杆
战术纪律性也是越南队在过去两场比赛中的突出特点(即使在对阵印度尼西亚的比赛中他们在防守上犯了幼稚的错误):球员们对战术非常忠诚,尽管结果可能来得很慢。
中后卫田清(左)在与印度尼西亚队的比赛中出现了失误,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仍然得到了主教练三浦知良的信任。
在与老挝的比赛中,直到下半场中段,越南队仅有一次射门,但进球的方式却没有改变,带着难得的耐心:仍然是向两翼进行长距离斜传,或者涌入对方防线身后的空当。
据这位日本经纪人介绍,三浦教练擅长“帮助小球队变得更强、更有竞争力,并且能够带领小球队取得巨大成功”。他究竟能取得多大成功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三浦教练注重细节、频繁调整战术的执教风格,非常适合像越南队这样人员和技术都较为均衡的球队。
事实证明,尽管未能令球迷满意,但这种务实的作风也体现了三浦知良本人的勇气和对科学工作方式的信念。对于这位日本教练来说,每场比赛都是一盘小棋,他会根据自己掌握的有限信息,毫不犹豫地调整球员和战术,以应对每个特定的对手。
三浦知良如同走钢丝,但他并非空手而归。战术纪律和核心比赛原则(快速、简单、少触球)将成为他的平衡杆。这根平衡杆并非万无一失,但至少表明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且在选择上充满勇气。
三浦先生使用了谁? 仅在小组赛前两场比赛中,三浦教练就派上了19名进入东南亚足球锦标赛大名单的球员,其中22名门将出场,7名后卫出场,3名前锋轮流出场。 守门员:陈阮孟、阮青平。 后卫:Le Phuoc Tu、Dinh Tien Thanh、Que Ngoc Hai、Nguyen Xu Thanh、Nguyen Minh Tung、Nguyen Thanh Hien、Nguyen Van Bien。 中场:Ngo Hoang Thinh、Pham Thanh Luong、Vu Minh Tuan、Nguyen Van Quyet、Nguyen Huy Hung、Le Tan Tai、Vo Huy Toan。 向前:阮海英、黎公荣、阮英德。 |
据TTVH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