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暂时停火
(Baonghean)——经过18个月的“斗智斗勇”和多轮紧张谈判,中美两国昨日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一消息得到了国际舆论的积极评价,因为它避免了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爆发全面贸易战的风险——这场战争可能会影响全球经济。然而,这项第一阶段协议仍然只是暂时的休战,因为它并未解决中美贸易关系中最根本的分歧。
数字背后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共九章,涵盖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金融和服务市场准入、汇率、透明度和争端解决等诸多领域。其中,美方取消了原定于2019年12月15日对1600亿美元中国消费品加征关税的计划,同时将自2019年9月1日起已加征关税的12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税率从15%减半至7.5%。美方还承诺在双方继续进行下一阶段谈判期间,未来不再加征任何新的关税。作为回报,中方也将降低包括冷冻猪肉、牛油果、部分半导体等850种产品的关税,并承诺在未来两年内至少增加进口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
![]() |
两大巨头暂时休战。图片来源:美联社 |
尽管中国是一个拥有巨大生产能力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向世界各地出口商品,但仍需要进口饲料、能源和高科技产品。这正是美国相信中国承诺的2000亿美元数字的“余地”。预计中国将从美国进口约750亿美元的制成品、500亿美元的能源、400亿美元的农产品和350亿美元的服务。中国还承诺将停止强迫或施压外国公司向中国公司转让技术的做法。
除双方公开同意的条款外,中美签署的第一阶段协议还有一份与双方将相互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有关的“秘密附件”。
除了数据上显而易见的益处之外,第一阶段协议在当前对中美两国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对美国而言,第一阶段协议减轻了政府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个人的诸多压力。该协议将有助于降低美国经济在长期高增长后出现下滑的风险,并将成为华尔街金融市场稳定甚至进一步上涨的催化剂。对特朗普总统个人而言,签署该协议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主党正在推动的弹劾调查的压力,并为特朗普在未来四年继续执政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宣布继续对中国主要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特朗普政府将保留在下一阶段谈判中迫使中国履行承诺的筹码,这再次印证了特朗普曾经“钟爱”的关税工具的价值。对中国而言,与美国签署协议也缓解了国内外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的压力,6%的经济增长数据已反映出这一压力,这是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 |
中国承诺进口更多美国农产品。图片:《金融时报》 |
开始新的循环
分析人士认为,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只是自2018年7月以来中美贸易战的“暂时停火”,不足以维持长期休战。因为,尽管第一阶段协议涵盖九个章节,包含诸多条款,但尚未触及最根本的问题。关税或许是双方互相伤害的有效工具,但仍被认为是“表面功夫”,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
自对华发动贸易战以来,特朗普总统明确表示,他的目标是缩小贸易逆差,目前美国每年对华贸易逆差超过30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承诺未来两年增加购买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的承诺仍存在诸多疑虑。首先,据称中国在协议中的承诺相当模糊,没有针对具体产品的具体路线图。中国已宣布对850多种美国进口产品减税,但这些产品可能与中国经济所需的产品并不一致。当供需不匹配时,2000亿美元的目标就显得遥不可及。
![]() |
新协议无法缩小美中贸易逆差。图片:《福布斯》 |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预期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双方尚未触及科技领域,而科技领域被认为是持续18个月的贸易冲突的核心。即使在双方宣布达成协议之际,美国对华为、中兴等中国大型科技公司施加的所有压力以及知识产权问题几乎依然存在。就在正式签署仪式前几天,美国官员仍在继续向英国政府施压,要求阻止华为参与英国5G网络的建设。
分析人士认为,新科技领域确实是双方都不愿放弃的最大战场,因为那里将决定未来十年谁将主导全球高科技领域的发展。这一第一的位置对最终获胜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未来,世界第一经济体的规模将取决于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出口高价值产品的能力。不仅如此,科技领域的第一地位还关乎国家安全和军事行动的保障。在中国毫不掩饰其在该领域竞争的野心之际,这一点对美国来说尤其令人担忧。
![]() |
新技术确实是最大的战场,双方都不愿屈服。图片来源:路透社 |
因此,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后,双方将不得不进入一个“新螺旋”,预计谈判将更加棘手。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本人也承认,与中国达成一项全面的贸易协议需要两到三个阶段,第二阶段谈判将在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后立即启动。然而,分析人士表示,双方不太可能在美国11月重要大选前取得任何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