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芒街猪摆脱贫困
(Baonghean)——作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的一部分,支持畜牧业发展,增加少数民族收入,最近,归州县周顺乡的许多贫困家庭成功地建立了芒街猪养殖模式,增加了收入,并逐步摆脱了贫困。
我们和周顺乡农业部部长万文明先生一起参观了蒋村泰族何文英先生家的芒街种猪养殖示范点。何文英先生在他新建的房子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是我们家第一次养芒街种猪,没想到养起来这么容易,现在已经生了第三窝。去年五月,我们家卖掉了一窝24头200多公斤的猪,每公斤12万越南盾,赚了2400万越南盾。我用这些钱投资建了几个猪舍,再养几头种猪。”
![]() |
哈文安先生负责照顾小猪。 |
2013年初,通过国家新农村发展目标计划,何文英先生家获得了两头芒街母猪的资助。经过4个月的饲养,猪只开始配种繁殖。从那以后,何文英先生的两头母猪每年定期产仔两次,每胎25到30头。第一年,他们把所有仔猪都卖给了公社的农户。2014年,何文英先生把所有生下的仔猪都留了下来。“现在我猪圈里还有10多头新生仔猪。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仔猪每公斤能卖到12万到13万越南盾,所以这批猪的价格相当高。”何文英先生说。
据何文明先生介绍,2013年,周顺乡得到了县里的帮助,在全乡10个村(奉1村、农村和蒋村)的3个村里饲养了25头芒街种猪。这些种猪均为合格猪,兽医站人员已为它们注射了炭疽病、口蹄疫等疫苗……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所有种猪生长发育良好,每头母猪产仔2至3窝,每窝产仔12至14头。村民们积极学习饲养、防疫和及时治疗猪病的知识。从最初的25头种猪到现在,已有3个村发展出了100多头的种猪群。 “猪生完后,大家就卖给村里的人一起养。有了这些母猪,周顺公社积极承担起全村60%以上的种猪饲养任务,同时也为村民创造了脱贫致富的机会。”
陈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