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谚语中的环保信息

December 10, 2013 18:56

(Baonghean)——泰国谚语以简洁、具体、通俗易懂、令人信服的方式概括了人生经验。以上这些谚语正是我们的祖先“传递”给我们的关于环境保护的信息。

1. 泰国民间有句谚语:“稻在田里,鱼在水中,人之生命源泉莫可破坏”。前半句肯定了稻米的生存环境在田里,鱼的生存环境在水中。人靠吃稻米和鱼生存。想要有稻米和鱼,就必须保护田地、保护水源、保护土地,也就是生存环境。前半句是后半句“人之生命源泉莫可破坏”的前提,即不要破坏生存环境。这句谚语告诫人们要善待环境,保护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生命源泉。

Ảnh minh họa
插图照片

2. 森林是环境的“根”。有森林,才有水源,才有水矿。有了森林,我们才能永远发展。爱护森林是人类的道德准则。“爱护森林,子孙后代才能兴旺发达/让所有水矿永不枯竭/谁能守护好水源,谁就是好人。”

3. 必须保持森林的“古老”。必须懂得“避开”森林,“敬畏”森林。“Pa dong xong cot/ May pen hon/ Con pen nuot/ Pa cam dong reoi/ May hoa ta/ Pa hoa bo/ Pa tam din pieng/ Pa reoi dong cam/ Pa cam dong xen”,意思是:“古老的野生森林/树木应该长毛/人应该留胡须/森林应该被避开,森林应该变成墓地/码头边的树木/源头边的森林/低地森林/墓地森林,禁林/森林应该被惊吓”。

4. 或者像这句话:“没有水就没有田/水和田给我们提供农作物/它们是人类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粮食”。前半句肯定:没有水就没有田,因为要耕种就必须有水。田是水的结果(当然,还要结合土地和人类的劳动和创造力)。按照这样的推理,后半句说:水和田为人们提供稻米吃。没有水就没有田。没有田,当然就没有稻米吃。第三半句延续了第二半的思想,阐述了农作物、稻米的重要性,“它维持着人类千百年来的生命”。这句谚语的结构是“没有A就没有B”,以此推断“没有B也就没有C”:没有水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稻米(庄稼)。没有庄稼就无法养活人们。

– 让听众/读者学到如何善待水资源、土地、劳动力等的经验教训。即如何行为举止、保护环境并正确对待自己。

泰国谚语以简洁、具体、通俗易懂、令人信服的方式概括了生活经验。这些谚语正是我们的祖先“传递”给我们的关于环境保护的信息。

Vi Mien 餐厅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泰国谚语中的环保信息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