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科技管控计划的信息
(Baonghean) - 由于美国对科技公司华为实施禁令,中国已开始考虑一系列报复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国家技术安全管理”计划。这项计划传递了什么信息?是否意味着中美之间在技术领域的“较量”即将开始?
“以牙还牙”
科技是中美贸易战的核心。自2019年5月美国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实施制裁以来,北京尚未采取任何强有力的报复措施。
不过,该国也考虑过很多选择,主要还是在完善政策的过程中。
一周多前,中国当局宣布将建立一份“不可靠”外国公司名单,以报复美国将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和其他 68 家实体列入“黑名单”,禁止它们从美国公司购买零部件和技术。
![]() |
中国正在研究建立“国家技术安全管理”机制,以应对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图片:《华尔街日报》 |
近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正在研究建立“国家技术安全管理清单”机制,实施技术管控。
据中国媒体报道,技术管控旨在预防和限制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风险,类似于建立“防火墙”,以保护经济和技术安全,以及中国已取得成功的核心技术,如航空航天、高速列车设备、移动设备电子支付、5G或稀土生产技术。
中国现在将稀土视为可以对美国进行报复的“武器”之一。
这种矿物被用作各种消费产品的原料,从iPhone到电动汽车,以及美国公司需求量很大的喷气发动机、卫星和激光器。
尽管稀土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但很少有国家开采或生产稀土。与此同时,中国在稀土开采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供应着全球70%以上的稀土产量。
仅在美国,约80%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尽管爱沙尼亚、法国和日本也向美国供应加工稀土,但原矿仍然来自中国。中国政府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保留了限制对美稀土供应的可能性。
一旦“国家技术安全管理清单”机制建立,中国可能会立即收紧对美稀土出口。此外,北京方面还可能将不受欢迎的美国技术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
从中国计划如何回应美国来看,可以看出中国正试图以华盛顿的方式进行“报复”。换句话说,中国想与美国进行“一对一”的较量:华盛顿“打击”到哪里,北京就予以回击。
![]() |
中国供应全球70%以上的稀土产量。图片:美联社 |
中国梦
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的“梦想”是中国毫不掩饰的,尤其是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
中国计划建立“国家技术安全管理”机制传递的信息并非单纯对美国的回应,更深层次的是肯定中国将在技术上自给自足,从而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占据“平等”地位。
目前,中国仍然严重依赖外国技术,无法自主研发关键技术。电子芯片——从智能手机到汽车等各种产品的核心技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中国目前严重依赖外国芯片制造商,过去几年已向多家国内公司投资数百亿美元,希望生产自己的芯片,而不是使用外国技术。
一些专家表示,尽管有政府补贴,但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不仅起步较晚,更重要的是,它正在积极采用新技术,而非从零开始。多年来,中国许多科技成功案例都遵循着一个模式:将西方技术与创新商业模式相结合,从而创造繁荣。
![]() |
工人们在中国东部南宁市的一家工厂检查机械臂。图片来源:美联社 |
自去年美国对中国第二大电信公司中兴通讯实施制裁,今年又接连对华为进行“打击”以来,北京似乎意识到技术自主是应对外部挑战的一种“讨价还价”方式。
彭博社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科技行业的“冷战”已经开始。中国别无选择,只能追求技术独立,并且会为此“烧钱”。他们将努力打造自己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自己的半导体技术以及自己的技术标准。
中国现在的处境与60多年前的美国很相似。1957年,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到地球轨道,开启了太空征服时代,震惊了美国,迫使美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太空技术的研究。
在这场高科技竞争中,中美两国很难和平共处,双方的竞争和冲突必将加剧。
世界可能会走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技术体系”:中国“挤出”美国公司,美国“挤出”中国公司。也就是说,双方的技术将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