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维护费:个人义务,社区利益
(Baonghean)——致力于推动民众缴纳道路使用费的官员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这笔费用的用途是什么?用于维护和维修交通基础设施系统。许多人事后会疑惑,这笔资金究竟被分配到了哪里?又是如何分配的?——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因为这仍然是一种新型收费,尚未真正赢得民众的信任。
(Baonghean)——致力于推动民众缴纳道路使用费的官员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这笔费用的用途是什么?用于维护和维修交通基础设施系统。许多人事后会疑惑,这笔资金究竟被分配到了哪里?又是如何分配的?——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因为这仍然是一种新型收费,尚未真正赢得民众的信任。
相关新闻 |
---|
需增强道路养路费征收自主权
![]() |
省人民议会监督使用道路维护资金对534省道部分路段进行升级改造。 |
理论上,此前所有公路通行费收入均应纳入省级公路养护基金,用于地方提出并经省级公路养护基金评估批准的养护、维修和升级改造项目。根据第56/2014/ND-CP号法令,自2015年起,各地方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配。具体而言,在义安省,60%的公路通行费收入将上缴省级预算,用于国家新农村建设计划下的交通工程,40%的通行费收入将用于与以往相同的用途。
资金使用和协调办法与以往一致。在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地方申报项目将优先考虑受损严重、使用价值高的项目,确保交通和群众安全。此外,完成道路使用费征收也是考虑资金优先分配的标准之一,但这只是相对标准,因为在特别困难的地区,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和洪涝季节,收费虽然有限,但交通需求却非常迫切。
![]() |
关班立交桥正式通车。(摄影:Sy Minh) |
关于公路养护基金的使用,需要正确认识两点。首先,基金来源有限,特别是从2013年、2014年全省公路收费的成效来看,收入尚未达到预期目标,要100%满足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养护维修需求难度很大。在急需抢修的建设项目优先安排机制下,一些地方虽然做好了公路收费征收工作,但仍有部分公路没有升级改造,这是可以理解的。其次,同样由于上述协调机制,拨付的基金来源可能高于地方上缴基金的收入。
例如,2014年,南丹县有两条公路线路进行了维护、维修和升级改造:途经金莲乡的Xo Viet公路(已拨付维修基金80亿越南盾)和黎鸿山公路(已拨付近53亿越南盾)。同时,南丹县的公路使用费总收入达86.65亿越南盾。安城县向该基金支付了28亿越南盾,并收到近50亿越南盾用于维修Khua公路和22号公路(从538号省道到烈士陵园)。
![]() |
夜景中的南门立交桥(荣市)。图片:Tran Hai |
需要适当的机制:
那么,如何才能让道路养护资金的有效使用更加直观、贴近当地民众,从而提高民众对道路使用和养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呢?将道路收费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优先标准是正确的,但目前尚未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效。许多地方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建议,希望将部分收费收入纳入地方直接管理的预算,并自主用于维护乡镇一级的交通系统。
是否应采用与预算目标完成率相对应的资金分配率?这将使当地民众明白义务与权利之间的直接联系:履行义务和责任意味着理应享有合法且相应的权利。因此,无论地方收费情况好坏,道路维护资金仍可分配给紧急项目,差额部分由地方自行决定,并协调其资金来源。对于特别困难的地区,可以采用单独的优先机制。
上述资金下放机制的好处不仅在于鼓励地方做好公路收费工作,从而为全省上下共同奋斗创造动力。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加强基层的自治和民主,使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真正由人民来讨论、来执行、来监督,人民当然也会从中受益。将一部分收入纳入省级预算用于新农村建设项目,一部分收入用于公路养护基金,这也是一个变革,一个让基层在调动和整合各种资金来源,建设全面建设祖国方面发挥自主性和灵活性的机会。
Thuc Anh - Thanh 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