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建议制定澜沧江-湄公河跨水库运行规章
1月10日,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在柬埔寨金边出席第二次澜沧江-湄公河合作(MLC)领导人会议时提出了未来5年澜湄合作的多项合作内容。
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峰会。照片:VGP/Quang Hieu |
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中国和越南的政府首脑和高级领导人出席了本次湄公河合作会议。
会议以“我们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之河”为主题,回顾了澜湄合作首次峰会(2016年3月)以来的合作落实情况,探讨了未来合作方向。
会议认为,澜湄合作经过两年运行,在构建运行机制、实施具体项目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值得关注的关键成果包括:完成一批早期收获项目,建立环境、水资源、湄公河研究等合作中心,组建并运营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
关于今后一个时期的合作,领导人重申建设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湄公河—澜沧江地区的目标;一致认为澜湄合作应更加积极地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缩小成员国间发展差距,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
澜湄合作还需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MPAC)、东盟一体化倡议(IAI)、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区域互联互通倡议等发展规划/计划协调配合。
领导人通过了《金边宣言》和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图片:VGP/Quang Hieu |
领导人通过了《金边宣言》和《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其中提出了在安全政治、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文化和民间交流三大支柱领域开展合作的主要方向和措施。
在此基础上,专门工作组将针对水资源、农业与减贫、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合作等优先领域制定单独的行动计划。
领导人对成员国提出的214个澜湄合作项目清单表示欢迎,同意在充分利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以及调动政府、私营部门和国际金融机构资金的基础上,逐步将合作拓展至重大次区域项目。
关于水资源合作,领导人同意通过以下活动加强在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合作:政策对话(如定期举办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系统;共享水文信息和数据;技术合作,实施湄公河-澜沧江水资源联合研究和试点项目;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洪水和干旱管理合作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及早建立通信线路的研究。
领导人还同意推动环境合作,特别注重在经济合作中尽量降低环境风险,并促进环境和农业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合作。
阮春福总理在会议上发表讲话,肯定了越南长期以来对湄公河-湄公河合作的尊重和贡献;同时,他强调了合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和目标,以便为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关于未来五年合作,总理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政府总理阮春福在会上讲话。照片:VGP/Quang Hieu |
一是重点加强在有效和可持续保护、管理和利用湄公河水资源方面的合作,使水资源合作成为六国合作的重点。当务之急包括加强水文气象信息和数据共享,合作应对旱涝灾害,开展联合科研,研究制定澜沧江—湄公河跨库运行规章制度。
二是构建门类齐全、联通畅通的基础设施体系,便利商品流通、服务流通、资金流动和人员出行。
第三,支持澜湄国家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分享经验、知识和技术,促进成员国工业化进程;(二)发展企业,培训高素质劳动力;吸引资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发挥潜力和优势,创造就业机会;(三)加强农业研究和技术转让合作,特别是发展高科技有机农业。
越南代表团的提议和贡献得到成员国高度赞赏,并体现在会议文件中。
领导人在会议上合影留念。图片来源:VGP/Quang Hieu |
会议期间,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等领导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会议成果,并参观了澜湄合作成就图片展。
各国领导人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图片来源:VGP/Quang Hieu |
会议结束时,柬埔寨首相正式将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一职移交给老挝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