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规划是引导城市发展的基本工具。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强调,城市发展是发展的动力,有助于建设独立自主、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深入务实有效的经济体系。总理强调,规划是引导城市发展方向的根本工具。
![]() |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主持2022年全国城市会议。图片来源:VGP/Nhat Bac |
11月30日上午,政府总理范明政主持召开2022年全国城市会议,宣读政府2022年11月11日第148/NQ-CP号决议,该决议颁布了落实中央政治局2022年1月24日第06-NQ/TW号决议“至2030年和2045年愿景越南城市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
会议采取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从政府总部到各省、直辖市人民委员会总部均有参加。
在会议上,建设部部长阮青毅介绍了政府行动计划的基本内容;各部委、行业和地方领导介绍了关于建设和完善城市政府、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方向相结合的新农村、出现的问题、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河内、胡志明市、广宁等地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方向、建设智慧城市等问题的论文。会议还听取了世界银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等国际组织代表的意见,承诺在实施新城市议程过程中给予越南陪伴、支持和资源支持。
城市发展是发展的动力。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总结会议时指出,此次会议是在越南城市日和世界城市化日(11月8日)之际召开的,全国上下继续推进落实2022年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计划、落实越共十三大决议和中央委员会各项专题决议的任务。会议充分体现了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反复强调的“前后支援、一声号召、万众一心、上下一致、横平竖直”的精神,政府已出台行动计划,将党的决议付诸实践。由此,从党的路线方针到国家机制、政策、法律、资源配置、城市发展规划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化,都经历了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
总理花了大量时间分析城市的地位、作用、潜力和优势,以便各级各部门正确认识城市建设,采取适当有效行动,将城市建设作为发展的推动力,为深入、实质、有效地建设独立自主的经济、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城市在组织发展空间、安排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经济、金融、文化和社会中心的聚集地,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相关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包括财政资源以及高素质人力资源。
目前,城市面积虽小,但对国家整体经济社会生活、城市区域乃至人类发展都具有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是每个国家、地区和地方全面发展壮大的机遇。全球城市地区贡献了全球GDP的80%,其中前100个最大城市约占全球GDP的35%。在越南,城市地区贡献了该国GDP的70%。5个直辖市虽然仅占全国面积的2.9%,人口约占全国的22%,但在2020年却贡献了全国GDP的46.8%。
目前,全球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预计到2050年,全球约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镇地区,其中近90%将发生在亚洲和非洲。总理强调,城镇化是世界必然的客观趋势,但如果城市发展方向错误、不规范、不系统,将导致诸多后果。
今后一个时期,结合机遇和总体发展形势,本着内外结合、国家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的精神,注重政策规划和解决方案,有计划、有路线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
总理强调:“可以说,文明、创造力和创新都源于城市,发展资源都源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源于城市。我们在城市可以发现更多机遇,也只有城市才能为解决环境保护、气候变化、防范不可预见的风险等人类当前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为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做出贡献。”
关于城市发展的政策和指导方针,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党和国家出台并有效实施了许多政策和指导方针,旨在发挥潜力和优势,为城市发展创造条件,符合世界潮流并符合越南国情。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文件都对城市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赋予了其领导地位。从越共四大开始,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问题就被提出。越共十三大提出了到2030年力争建成拥有现代化工业和高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到2045年力争建成高收入发达国家的目标,并将“发挥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确定为2021-2030年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之一。
为落实十三大决议,中央政治局首次单独颁布决议,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和管理作出具体指示。随后,政府颁布了落实中央政治局第六号决议的政府行动计划,其中提出了多项具体标准、五项主要任务和措施。
城市经济贡献了全国GDP的70%左右。
会议一致评价,经过35多年的创新,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取得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成果,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截至2020年末,我国城镇体系共有各类城镇区862个,在全国分布比较均匀;按城镇功能区划分的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0.5%提高到2022年6月的41%。
城市空间不断拓展,技术基础设施、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投入更加同步有效,城市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城市建筑和设施面貌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既与世界接轨,又传承、弘扬和丰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色。
![]() |
总理强调,规划必须领先一步,具备突破性思维和战略眼光。图片:VGP/Nhat Bac |
全国城镇体系在数量和质量上强劲发展,成为带动全国和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主要城市已初步形成经济增长极和创新、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城镇地区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12-1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2倍。城镇地区在创造就业、改善社会福利、吸引投资、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城镇经济保持高增长,对全国GDP的贡献率约为70%。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赞同上述评价并指出,经过10多年的时间对越南城市体系发展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尽管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但越南城市地区仍然面临许多困难、问题和挑战,需要克服。
总理强调了一些问题,例如基础设施超负荷,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住房缺乏,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特别是洪水,温室气体排放,社会基础设施(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尚未发展到与经济相同的水平,特别是在出现COVID-19大流行等异常情况时,一些地方暂停规划的情况......
总理还强调了诸多挑战,例如如何确保城市发展不会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现有基础设施和服务造成压力,不会发展不可持续,也不会限制子孙后代的机遇。此外,如何提升城市质量,成功实施现有城区改造和重建目标,克服发展瓶颈,为城市创造新的资源。如何推动更具可持续性的新型城市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并不断提高城市韧性和风险适应能力。
规划是引导城市发展的基本工具。
为了实现政治局决议和政治局行动计划的目标和任务,总理强调了一系列观点和方向。为此,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紧跟实际、尊重实际、从实际出发、以实际为尺度,突出重点、有重点地开展工作,以具体、务实、有效、高效的措施和方案做好各项工作。
同时,要重视规划工作,并适度投入。多元化、整合资源,大力推进资源配置。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妥善解决问题,高效处理问题;大力发扬民主,发挥集体智慧。推进简政放权,细化责任,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执行人员能力,加强检查、监督和权力制约,总结经验教训。
总理强调,政府的行动计划提出了33项任务,重点关注5类解决方案,首先是提高和统一对城市特点、城市在总体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确定城市发展由三大支柱组成: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
二是提高规划和规划管理质量,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管理要求的工作组,提高规划编制、评估和审批环节的能力。总理强调,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的基本工具。
规划必须领先一步,具备突破性思维和战略眼光。如果规划混乱、进展缓慢、投入不足,就会浪费资源,导致不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实现突破性发展。只有做好规划,才能节约资源,发现并解决不同的潜力、突出的机遇和竞争优势,才能发现并解决当地和区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总体规划可以根据资源状况分阶段实施。我们可以坚持实施5年、10年、20年,甚至几百年……如果我们尊重并遵循完整的规划,我们将拥有一个有序发展的城市。
三是投资建设同步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任务组,在强力调动资源、制定调动资源的机制和政策、协调、合理、有效结合内外资源(其中,包括人才、自然、历史文化传统在内的内部资源是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和决定性资源,外部资源是重要性、突破性和经常性资源)的基础上,同时节约、增收、节支,有效配置和使用资源,有重点、有重点地进行投资。
总理要求各部委、各行业、地方按照确定的三大战略突破重点发展战略性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从而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城区和服务,为人民创造就业机会和改善生活条件。
总理表示:“我们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但调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工具仍然薄弱。体制、机制、政策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只要各部委、各行业、各地方的领导能够本着敢想敢做的精神,在现有机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法规的作用,地方还是可以做到的。”
第四,集团根据自身专业化,并行开展各项任务和项目。城市发展并非建筑行业独有的任务,城市区域是所有人的共同空间,也是连接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重要纽带。各行业需要梳理相关任务,优先并行推进,切实发挥共振效应,统筹协调,团结协作,形成城市发展的合力,实现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
五是负责建立制度、政策机制和法律文件,及时有效地发现障碍并应对政策的工作组。必要时,要先行先试,边做边学,逐步推广,不求完美,不急于求成,尤其是在解决城市发展瓶颈问题上。继续建设和完善城市政府。
越共中央政治局第六号决议提出了关于越南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五项指导意见,其总体目标是:加快城市化速度并提高质量,按网络化方式发展可持续城区,形成若干城区,形成与地区和国际接轨的智能、有活力的城市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基本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技术基础设施和重要社会基础设施同步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城市经济快速、有效和可持续增长。城市生活质量高,确保基本满足城市居民的住房和社会基础设施需求。发展现代、绿色、智能的城市建筑,富有特色,典型文化元素得到保护和弘扬。
政府落实06-NQ/TW号决议的行动计划提出了15个具体目标,例如:到2025年全国城镇化率至少达到45%,到2030年达到50%以上。到2025年全国城镇数量约为950-1000个,到2030年约为1000-1200个。到2025年,确保三类以上城镇至少100%达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特别是卫生、教育、培训和城市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交通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比例2025年达到11-16%左右,2030年达到16-2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8平方米左右。2到 2025 年,约有 800 万至 1000 万2到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