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醉酒司机的汽车”?

March 12, 2015 10:36

(Baonghean)——可以说,连日来,“收缴醉酒驾驶车辆”条例草案(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建议,对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或呼吸中酒精含量超过0.4mg/ml的,予以没收车辆)在各大论坛上掀起了“辩论热潮”,有时各方观点截然相反。

长期以来,每当一项关乎民生的新政策即将出台,舆论总能借此机会“炫耀”其……观点。坦白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难发现,“文件征求意见稿”所展现的民主精神正在日益壮大。智慧、责任,乃至个人和社区的观点,都被多维度地、相当强烈地激发出来。甚至有些政策,例如“平胸驾驶”或“八小时后吃肉”,在“冷室创意”的框架下诞生,却未能坚持到“整整一个月”,就因为文件的实际应用性不足而被迫英年早逝。这类文件的出现和消亡,都源于舆论。

回到引发舆论争议的车辆没收政策草案。不得不说,很少有关于酒精危害的宣传活动能如此有效地“普及”。这项仍在制定中的法规的副作用传播速度比预期的要快。人们心照不宣地承认,酒精是交通违法的首要因素。舆论正在从各个角度分析和剖析问题的每一个细节,当然也不排除“挑毛病”的倾向。一家著名报纸刚刚刊登了头条新闻《汽车喝酒怎么会被没收?》。更“大胆”的是,河内交通协会主席甚至与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副主席郭越雄打赌,如果“没收车辆”的提案能使交通事故减少50%,他将自掏腰包每月给这位副主席700万越南盾的工资奖金!

不过,“另一方”的声音似乎更加平静:阮士强(国会法律委员会常委)透露:“在我国,闯红灯、闯禁行道路似乎已经不常见了,但说得难听点,它已经成为了‘国难’。光是站在路口数,就看到太多违规行为,只要处罚力度低,目前普遍存在的违规现象仍然存在,其他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无法解决问题。” 这位人士也毫不犹豫地分享道:“关于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的提议,我认为,对屡犯者应该适用没收车辆的处罚,但对于初犯,不应立即适用。”

为了落实这项建议,如有必要,必须修改法律,因为我们的法律是在典型情况尚未出现的时候颁布的。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情况,如有必要,就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改。有时,修改之后,如有必要,还必须进行进一步的修改。论坛上也有一些意见“投了赞成票”,但对其可行性表示担忧。他们担心,这种重罚会滋生直接执行任务的势力的消极情绪。交通工具通常是一项重要的资产,没收整辆车肯定会让违法者后悔莫及,最终“落跑”。如果他们不是“打电话报警”,而是选择“五五分”呢?我们并不否认,这些担忧是有根据的。

据一家知名网络报纸刚刚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3月7日下午,17%的读者赞同没收车辆的解决方案,因为人命关天。29%的读者表示不应没收,因为资产规模过大,而且通常不属于违法者。仅处以高额罚款并吊销驾照1至3年的解决方案获得最多读者支持,占比54%。

我们认为,争论不等于争论。没收或不没收醉驾车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不是像“晚间体育赛事”那样可以“用一个月的工资来打赌”的事情。首先,从观点上讲,我们认为我们需要支持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努力寻求强有力的解决方案。没收车辆的计划或许不会得到政府首脑的批准,但它是迄今为止“最强烈”的信号。“我们不可能拥有一个每年有9000人死于交通事故的国家,这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丁罗胜部长语)。多年来,“制裁力度不够”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然而,在尚未出台强有力的制裁措施时,却遭遇了不少“争论”。

好吧,如果“没收”两个字让当局难以接受,那就别没收了,而是“暂扣”。等违规者有足够的钱交罚款时,再请他们“赎回”。这样可以吗,还是你还在纳闷“车怎么能喝酒,为什么要暂扣???”。至于借车,哦,借车,那又怎么样?借的车不是出了事故吗?借车就意味着同意承担所有风险(即使是事故)。对于那些害怕被卷入其中的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见面握手寒暄/不管怎么说,都别借车了”,对吧?

顺便说一句,保留醉酒者的车辆不仅能给交通问题带来积极的变化,还能消除许多其他弊端。大多数斗殴和强奸都与酒精有关。所有争论可能也都与安全有关。而安全是社会文明的衡量标准之一。就在我们讨论没收车辆问题的同时,交通事故仍然每天定期“没收”数十条生命。多么可怜!

本文作者认为,任何醉酒驾驶的人都应该“立即逮捕,不要多言”,车辆应该被暂时扣押,下一步是公开,然后罚款,而且是重罚。罚款几乎等于没收车辆!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很难指望取得显著成效。别害怕,为了你自己和许多人的生命,“饮酒者”必须接受“牺牲”酒精和啤酒。如果你知道这一点,却仍然无法“戒掉”饮酒,那么车辆“死亡”就对了!

阮克安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没收醉酒司机的汽车”?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