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戒毒规定落实情况:问题依然不少!
(保安)关于适用行政措施送人强制戒毒的第221/2013/ND-CP号法令,被视为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坚实法律保障。然而,在落实过程中,我省根据第221号法令的规定做好记录和送人强制戒毒工作仍面临困难和障碍。
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全省现有戒毒人员7293人,其中新发现吸毒人员863人,复吸吸毒人员1967人,社区戒毒人员5884人,社区戒毒、劳动教养戒毒人员1163人,集中隔离点223人。全省21个区、市、镇480个乡(坊)中有376个乡(坊)有吸毒人员,其中存在吸毒热点的乡(坊)141个,吸毒热点66余个,毒品零售点340个。
矛盾的是,在我省毒品问题日益复杂、社会吸毒人员不断增多的同时,社会劳动教养所却没有学生进行治疗和戒毒。
位于荣市雄禄乡的1号社会工作教育中心,过去每年接收超过200名戒毒学生。然而,2014年,该中心仅接收了109名学生。从2015年初至今,强制戒毒、自愿戒毒及美沙酮治疗单位管理的人数总计只有101人,其中59人接受集中管理和治疗。其中,只有2名学生接受强制戒毒治疗。同时,该中心的员工总数为48人……
![]() |
吸毒人员在社会劳动教育中心2参与生产。 |
同样,位于义禄县义安乡的二号社会劳动教育中心也面临严重的学生短缺问题。2013年上半年,该中心仅接收了25名学生(预计接收140名学生),其中强制戒毒学生仅9名。中心规模为300名学生,目前只有86名学生,投入数百亿越南盾的基础设施建设显得非常浪费。学生宿舍区目前只使用一栋房子,对面的宿舍区几乎空无一人。戒毒学生的短缺导致劳动、职业培训等多项活动被迫暂停。此前,该中心开设了多个结合生产的职业培训班,如竹藤编织、机械制造、制作纸币……但由于学生人数不足,目前只有一个制作纸币的车间。
荣市社会劳动教育中心目前只有30名吸毒成瘾者,其中大多数是自愿戒毒。中心主任阮春全说:“221号法令生效前,荣市每年约有200人被送往强制戒毒机构。但自法令生效以来,荣市每年只能将3名吸毒成瘾者送往集中戒毒机构。”
原因在于,自2014年初以来,政府第221/2013/ND-CP号法令《关于将吸毒成瘾人员送入强制戒毒所实施行政措施的规定》的执行遇到了很多困难。此前,将吸毒成瘾人员送入强制戒毒所的权限属于县级人民委员会,但自2014年1月1日起,第221号法令生效,该权限转移到县级人民法院。目前建立吸毒成瘾人员管理档案的程序也要经过乡公安、区公安、司法局、劳动荣军与社会事务局等多个机构,最后到县级人民法院,因此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程序的复杂性导致地方将吸毒成瘾人员送入强制戒毒所面临困难。 2014年,全省强制戒毒人员仅159人,完成目标的29%。2015年,强制戒毒目标是600人,但截至6月底,在劳动教养所管理的782名学员中,只有130人被强制戒毒,完成目标的16%以上。
省社会邪恶预防厅厅长 Dao Xuan Luc 先生表示,该省目前有 8
这些戒毒中心承担着戒毒治疗和戒毒后管理的职能,其中劳动荣军与社会部下属的3个中心、省青年联盟下属的1个中心以及荣市人民委员会和祺山、祥阳、桂峰等县下属的4个中心。这些中心的规模为150至300名学生。因此,目前仅有782名学生,在设施和人力资源方面可谓是巨大的浪费。原因在于,大多数戒毒人员缺乏自愿接受集中戒毒治疗的自觉性,而将他们送往强制戒毒机构则因机制原因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
如果新程序正确执行,做出送人戒毒决定的时间为37至72天(之前仅为15天)。在等待决定期间,在当地有固定住所的吸毒者将被送往其家人管理,住所不明的吸毒者则必须送往社会机构管理。然而,地方政府没有拘留所或专门负责戒毒的工作人员,因此管理和拘留吸毒者非常困难。事实上,很多吸毒者在决定生效后就脱逃。实际情况是,在城市和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教育水平较高,吸毒者也懂法——脱逃率远高于山区。桂风县和祥阳县两所社会劳动教育中心强制戒毒对象分别为110人和130人,这证实了这一现实。
新规定还规定,强制戒毒申请必须包含吸毒成瘾者身份证明文件。由于第221/ND-CP号法令要求检测机构必须是持有执业证书的医师或医生,并且必须接受过社区戒毒培训,因此确定吸毒成瘾状况也比较困难,而大多数地方的医师和医生并不符合这一要求。此外,吸毒成瘾者戒毒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需要社区的配合。第221号法令规定,强制戒毒措施的适用期限仅为3个月。这个时间太短,不足以治疗毒瘾。
不仅义安省,近年来,关于将吸毒者送入强制戒毒场所的法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缺陷,给全国各地带来了困扰。然而,迄今为止,国会和政府尚未对吸毒者管理法规进行替换和修订。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吸毒者管理工作(吸毒者人数呈上升趋势)将继续面临诸多困难。这将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状况的重大风险。
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