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操纵海鲜市场

April 17, 2014 21:54

自从中国商人介入越南市场,包括海鲜市场以来,市场波动很大,许多越南人不得不承受外国商人商业伎俩的后果。

市场占领

由于受到媒体的惊吓,中国贸易商在一段时间内相对沉寂之后,在过去两个月里,中国贸易商再次“入侵”中部地区的多个渔港,购买越南渔民捕捞的海鲜。

芽庄市永良渔港是中国商人多年来收购海鲜的场所之一。四月初的一天上午10点,渔船即将靠岸,而这正是中国商人聚集在一起准备讨价还价的时刻。据许多当地人说,往年高峰期,大约有50名中国商人来到渔港收购。

因此,像“蓝太强”、“阿娣”、“阿湾”这样的名字,对渔港的渔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今年,由于渔民们的熟练程度,驻扎在渔港的商贩数量也大幅减少。目前,根据永良渔港管理委员会的统计,每天有6名中国商贩到港口收购鱼。从他们的交易活动来看,与越南商贩并无二致。

Thương lái Trung Quốc công khai thu mua cá tại cảng cá Vĩnh Lương
中国商人在永良渔港公开收购鱼

带鱼是永良港的热门鱼类,长期以来一直由国内商家收购。然而,自从中国商人登陆渔港以来,鱼市彻底混乱了。他们的收购价格比国内商家每公斤高出约1万越南盾。渔船靠岸后,中国商人就会上船交易。对于渔民来说,谁买得高,谁就卖得出去,所以大部分带鱼都落入了中国商人的手中。

据统计,2012年,越南永良港运输的海产品(其中以毛鱼为主)接近6000吨,其中三分之二落入中国商人手中。由于无法收购,许多越南毛鱼加工企业不得不转行,将市场价格交给中国商人定价。一位曾经收购毛鱼、现已在芽庄市转行的商家苦涩地表示:“眼看着中国商人把一箱箱毛鱼装船运走,夺走了他们长久以来的生计,我……很沮丧。”

镇压越南商人

自今年产季开始以来,位于庆和省金兰市的通顺海产股份公司(Thong Thuan Seafood Joint Stock Company)的海产品加工厂通常每天收购约60吨生虾(白脚虾)。然而,近几个月来,该公司每天只能收购约15吨。据该公司介绍,由于生虾供应短缺,虾的价格已从每公斤8万越南盾上涨至13万越南盾。

原因在于,一些中国贸易商躲在越南“中间商”背后高价收购,把原材料全部卷走。随着价格被推高至每公斤5万越南盾,越南企业难以竞争,因为国内企业需要缴纳大量进项税,而中国贸易商主要通过非官方渠道出口,无需缴纳任何税费。

不久前,庆和省的一些军曹鱼企业因为过于信任合作伙伴而被中国商人“牵着鼻子走”。起初,中国商人委托庆和省的一些企业捕捞军曹鱼,加工成鱼片运往中国。最初的几笔交易进展顺利,越南企业获得了足够的资金,按订单购买了军曹鱼。

但过了一段时间,中国商人只给了越南商人约30%的货物总额,当很多人把货物收集加工完毕后,中国商人突然宣布以多种理由不收购,同时答应损失30%的定金。

这些企业拥有数十吨价值数十亿越南盾的成品鱼片,如果卖不出去,就会破产。与此同时,由于消费习惯的原因,军曹鱼片无法在国内市场销售。由于卖不出去,这些军曹鱼片只能亏本卖给另一个同样来自中国的贸易商——但这位贸易商也是之前中国合作伙伴的“联系人”。

中国贸易商来越南采购的海鲜种类繁多,从高端到低端,应有尽有。起初,他们的价格比越南国内企业高出几十个百分点。在一段时间内,中国贸易商将越南企业挤出了采购竞争,之后便开始操纵价格。

芽庄一家龙虾收购站的老板卢世英(音译)说,自从龙虾养殖业发展起来后,中国商人也开始来收购。不久之后,这个虾市场就落入了他们的手中,于是就出现了龙虾价格从每公斤250万越南盾跌到每公斤仅70万越南盾的情况。

越南渔业协会副主席、庆和省渔业协会主席武天朗介绍,庆和省每年产龙虾约1000吨,其中中国消费市场占80%以上,然而,庆和省的水产品出口额中却没有龙虾,导致巨额龙虾税损失。

>> “来越南采购海鲜的中国商人耍了很多‘花招’来逃避监管,但这其实并不难发现。然而,管理机构很少干预,所以中国商人可以自由行动。现在是时候找到一条正规出口的途径了,越南人必须真正掌握海鲜出口市场,否则我们将失去在国内市场的权利。”武天朗先生愤慨地说道。

据越南渔业部称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中国商人操纵海鲜市场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