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配合省人民委员会打击黑信用犯罪。
10月31日,省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会同省人民委员会和相关部门举行工作会议,落实“预防和打击与‘黑信贷’活动、利用高科技手段诈骗和侵占财产犯罪”专题监测计划。
参加与省人民委员会工作会议的有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省人民议会副主席阮如魁同志,省人民议会各委员会领导代表,国会代表团办公室代表,省人民议会代表。
省人民委员会代表出席工作会议的有省委常委、省人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黎鸿荣同志,省公安局领导及有关厅局、部门、行业领导同志。

据乂安省警察局报道,2022年之前,黑信用犯罪分子以当铺和金融服务为幌子进行活动,手段复杂,严重影响安全和秩序。
截至目前,虽然在严厉的防控措施下,这种情况有所减少,但借贷主体仍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在网络空间,通过网络借贷应用程序或网站等“非接触式”借贷形式出现。

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依然十分复杂,手段包括入侵社交网络账号,通过Zalo、Facebook等平台冒充亲属诈骗,或者冒充警察、检察院,利用Deepfake人工智能进行虚假视频通话等,实施诈骗,卷走全国众多受害人的巨额资金,引发民众的强烈愤慨。
省人民委员会已指示采取严厉措施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并与多个职能部门协作打击和根除此类犯罪。义安省公安局已捣毁多个重大项目,例如2024年2月的1223L项目,捣毁了两个跨国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近7000亿越南盾。
从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该部门共发现、逮捕、起诉和调查了105起案件,123名被告人涉及“民事交易中高利率放贷”行为,查明放贷金额超过1500亿越南盾,非法获利超过30亿越南盾;处理了13起行政违法行为,涉及13个主体,罚款总额达1.95亿越南盾。
调查、澄清、逮捕和起诉105起案件、220名被告人,罪名是利用高科技手段诈骗和侵占财产;证明对象侵占的金额超过7500亿越南盾。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建立维护安全秩序的运动,如组织宣传会、电视对话、在地方设立投诉箱等。
有条件经营类业务的管理也得到加强,许多机构因违规而受到处罚,特别是高利贷机构。

根据地方监督会议的实际情况,省人民议会监督团代表向当局提出了建议,要求其明确以下方面:收集信息,管理会、伙、社等的活动,以发现转化、高利贷案件;掌握情况,防止以异常高利率筹集资金的案件;在省和县两级提供和交换信息的实际机制;在涉及网络黑信和诈骗的案件中,资产追回率和返还给受害者的比例;与商业银行和网络运营商协调交换和提供信息的工作;......

省人民议会监察团还要求明确对黑信用或潜在欺诈相关的网站、社交网络、链接和应用程序上的广告、新闻和文章的管理和控制。
此外,为提高对黑信用犯罪和利用高科技手段诈骗、侵占资产犯罪的防范效果,监察组还要求主管部门明确办理这两类犯罪的制裁难度。
各部门、各分局代表配合监察组对监察组的建议内容提出意见并进行解读。

省人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黎鸿荣同志在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黑信用犯罪和利用高科技手段诈骗、侵占财产的犯罪不仅是义安省的问题,而且是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加强对这两类犯罪的有效打击,省人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继续指示相关部门通过具体情况,向老年人、学生等弱势群体重点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公布已查处的案件,以提高人民群众对此类犯罪的警惕性。
会上,黎鸿荣同志还要求各部门配合、加强检查、整顿、严格管理,为相关行业和领域颁发经营资格证书,特别是对企业登记、登记经营典当业务的经营户、债务催收业务、典当业务转为金融服务业务的企业等。

工作会议结束时,省人民议会副主席、监督团团长阮如魁同志高度评价省人民委员会和职能部门长期以来在打击和预防黑信用犯罪、利用高科技手段诈骗、侵占财产犯罪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省人民议会副主席肯定道:“高科技犯罪继续呈现复杂发展态势,涉及多个领域,造成经济损失,侵犯社会秩序,侵害人民权利……为了对付职能部门,此类犯罪经常变换手法和伎俩,给侦查和处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阮如魁同志要求省人民委员会、各有关部门、行业继续指导职能力量加强对本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普及和法制教育,提高群众的认识和理解。尤其要重点关注那些容易被引诱参与犯罪活动的高风险群体和容易成为财产诈骗案件受害者的群体。
阮如魁同志建议,各部门要主动检讨业务规章制度和业务任务履行情况,提高各部门在预防黑信用犯罪和利用高科技手段诈骗、侵占财产犯罪中的作用。
此外,当局需要加强和完善协调机制,特别是各乡镇的常规警察部队,以确保该地区的良好安全和秩序,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创造动力。
省人民议会副主席代表监督团要求各部门审查并提出必要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与预防和处理欺诈和侵占财产有关的国家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