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真的会毒害海洋生物吗?
(Baonghean.vn)——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数千年来一直被观察和记录。然而,近年来赤潮的突然增多,迫使科学家们重新思考。
有时,人们可以观察到一些水位很浅的区域的海水颜色变化:有时略带粉红色、棕色、鲜红色、橙色、紫色、黄色,甚至变成深蓝色、黑色,就像污水一样……
这种不寻常的颜色是由海藻中的色素造成的。当环境适宜生长时,某些种类的海藻数量会激增,导致海水颜色改变。
为什么会出现赤潮?
微藻数量的激增被认为取决于以下因素:阳光、海水温度和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 |
赤潮——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数千年前就已发现的自然现象。图片:互联网 |
自然条件方面,全球,尤其是越南,正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该现象被认为是近60年来最强的一次。暖洋流导致海水温度上升,加上我们正进入初夏,阳光充足,这些都为微藻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和工业生产也可能是赤潮的间接成因。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大多数水生动物来说可能有毒,但却是微藻的丰富营养来源。
此外,改变洋流的航运活动也可能导致微藻大量繁殖,或成为将微藻群从一个海区转移到另一个海区的媒介。
赤潮如何影响生态系统?
在5000种海洋浮游生物中,有300种能够数量激增,导致海面变色——也就是赤潮。赤潮最容易观察到的现象之一就是海洋生物的大规模死亡。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赤潮期间海洋生物会死亡。
大多数情况下,赤潮发生时,海洋生物会因海水中氧气不足而死亡。当微藻数量激增时,细菌对藻团的分解作用会耗尽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此外,一些种类的微藻还会破坏海洋生物的鳃,影响海洋生物的呼吸活动。
![]() |
由无毒微藻引起的赤潮会降低氧气含量,导致鱼类死亡,但对人体健康无害。图片:互联网 |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海洋生物并非死于中毒,而是死于缺氧。食用这些生物不会导致人类中毒。
此外,在300种可引发赤潮的微藻中,有80种能够产生毒素,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影响。微藻通过两种方式“毒害”食物链:
产生直接杀死水生动物的毒素。一些“致命”微藻通常被命名为:短卡伦藻(Karenia brevis)、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excavatum)……微藻分泌的毒素可能是神经毒素,也可能是由于藻类细胞的金属离子交换过程而分泌的重金属。
事实上,卡伦藻的毒性非常强,已经杀死了墨西哥湾的许多海牛。
另一种情况是,微藻毒素可以被一些水生动物吸收并积累,但不会杀死这些生物。通常,牡蛎、蛤蜊、贻贝等软体动物和一些食藻鱼是最理想的中介。
当这些受污染的生物被食用到足够大的剂量时,人类和食物链上层的生物就会中毒。
![]() |
警示牌:“禁止捕捞贝类,该区域已被赤潮污染”。 图片:互联网 |
总结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近年来赤潮的突然增多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反思。人类活动可能是赤潮的间接诱因,也可能与赤潮产生共振,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影响。
![]() |
当出现疑似与赤潮有关的大量鱼类死亡现象时,是否需要进行检测来确认微藻的存在,并确定是什么种类的藻类以及是否有毒? |
为了弄清赤潮现象的本质,需要分析并鉴定造成赤潮的微藻种类。同时,需要对死亡的海洋生物进行解剖和检测,以确定其种类、是否分泌毒素、以及是因中毒死亡还是仅仅因缺氧而死亡。据此,提出及时有效的补救和处理措施。
海朝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