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荣市-滨水工人的英雄精神
(Baonghean) - 从20世纪初至今,越南历史,尤其是义安省的历史,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在这百年历程中,工人阶级一直是核心力量、先锋力量,领导着各项运动。这是推动该省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
(Baonghean) - 从20世纪初至今,越南历史,尤其是义安省的历史,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在这百年历程中,工人阶级一直是核心力量、先锋力量,领导着各项运动。这是推动该省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
先锋,先锋
在长氏铁路-边水老一辈工人的记忆中,创业初期总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光。正是那些艰辛和危险帮助他们成长。像阮康先生(Doi Cung 坊2号楼)一样,他的全家都是长氏铁路工厂的工人。他有机会结识了在越盟阵线的兄弟们,并在他们的指引下追随革命。后来,他长大成人,进入学校,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但在长氏铁路当工人的最初经历始终伴随他一生。
诸多重大事件交织的历史漩涡也造就了荣市-滨水阶级的独特之处。他们不仅力量雄厚,而且与农民阶级一起,成为1930年至1931年革命高潮的先锋力量。工人阶级为荣市城市面貌的塑造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荣市成为一个规模庞大、产业集中的工商业中心,拥有机车车辆机械维修、电力生产、锯木加工和出口木材加工等众多产业,被认为是越南中部地区最现代化的产业。
工人们始终是建设运动、竞赛运动的先锋,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先锋,不仅服务后方,也支援南方战场。抗美援朝初期,工人们在同孝林业长大,后来在乂安省劳动联盟宣传部副部长的职位上与工人阶级一起奋斗了40多年。他说:“全省劳动人民的最大贡献是为参战人员树立了坚定的信念……他们是运输工人,日夜开山,开辟道路,确保南来北往的车辆安全。他们是机械工人,在工厂和企业辛勤工作,为前线和后方创造物质财富。在林业和农业领域,工人们参与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工人们还参与荣市的重建工作,修建总部、学校、工厂等重点项目……
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
南方解放,国家统一,恢复和平,这股令人振奋的精神,为义安工人在建设和发展国家的工作中注入了更大的力量。原省工会学校校长阮文贵先生虽然已退休近二十年,但能够“卧底”到工人中间,直接到工厂与工人一起工作,他仍然感到无比兴奋。那段时期,正值全国进入五年计划实施阶段。他所到之处,无论哪个工厂,都蓬勃发展,生产运动和科技创新竞赛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仅统计一些主要行业,在1982年至1983年(1981年至1985年五年计划)的两年间,全省职工共开展了4159项活动,盈利超过110亿越南盾,并节省了近50亿越南盾的材料费。在此期间,省工会干部没有回家过春节,而是独自骑自行车从荣市前往溪波,与煤矿工人共度春节。
![]() |
黄氏贷款纺织公司的工人正在操作纺纱生产线。图片来源:Canh Nam |
目前,我省拥有26万余名工人,劳动力队伍雄厚。其中,技术工人约占45%。工人阶级为经济和劳动结构转型、增加预算收入、建设和巩固民族大团结以及完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了贡献。过去五年,55%的工人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近85%的女职工获得“善于做公事、善于做家务”称号,2.3万多项工人实践经验有效应用于生产,36个项目荣获总工会颁发的劳动创新奖状。企业和工人的劳动贡献率接近全省年产值的46%。
越南义安食品股份公司总经理武明俊先生在谈到当前工人阶级的作用时表示,他凭借多项宝贵举措和经验,节省了数十亿越南盾,例如:自主研发百香果切块机、自主研发水果榨汁机等,于2013年荣获阮德景奖。他表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人,首先必须接受过正规培训,充满热情,充满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反过来,雇主也必须懂得倾听工人的意见,不惧怕失败,信任他们,给予他们机会,让每个人都有条件展现自己。”
由此可见,劳动大军必须始终是生产劳动的先锋,必须始终是生产劳动的活跃者、创造者、积极者。因为目前,我们“多”而不“精”,非技术工人数量仍然较高,技术骨干、优秀管理人才、熟练工人仍然匮乏。工人工风、劳动纪律仍然薄弱,没有为国内外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声誉,许多地方工人的生活条件仍然低于总体生活水平。
今后一个时期,为了更好地落实关于“在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建设越南工人阶级”的第20号决议,我省及各有关部门必须创新思路,更加重视劳动队伍建设,将其视为生产战线和政治战线的核心力量和先锋力量。要重视职业培训,关爱劳动者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要加强对劳动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完善企业和劳动者相关政策……
我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