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合作经济的突破
10月14日,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在河内召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创新发展情况评估会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高德发主持会议。
![]() |
高德发部长主持了此次会议。 |
高德发部长在会议上发言时表示,在生产重组过程中,必须创新和提高合作社的运营效率以及合作社和协会的形式。党和国家对集体经济的创新和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指导方针。然而,坦率地说,总体而言,到目前为止,农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尚待提高。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
部长表示,问题不仅在于根据《合作社法》的规定重新注册现有的合作社,关键在于找到使合作社更有效地运作的解决方案。如果仅仅重新注册合作社的运营,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会上,合作经济与农村发展部部长马光忠汇报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创新发展情况。
报告指出,近年来,合作小组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3.3%。目前,全国共有合作小组61571个,农业合作社10339个,成员670万名。合作小组之间在种子、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劳动力、产品消费合作、土地整备、资金等方面相互支持,帮助成员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合作经济组织活动的亮点是农业链条式生产对接,将生产与加工、消费对接,打造大田。对接形式比较多样,包括农户与合作社对接、农户与企业对接、合作社、合作社、合作社小组与企业对接等。
在农民、农民组织和企业之间建立投入物料提供、技术指导、技术转让、产品加工和消费等方面的联系。
生产和消费联系强劲发展的行业包括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稻米、西原和北部山区省份的茶叶、中部省份的甘蔗以及部分中部和西原省份的牛奶。
据13个省市统计,2014年夏秋稻米季,九龙江三角洲地区共有101家企业与农户签订了稻米生产和收购合同,企业与农户签订稻米生产和收购合同的总面积为70827公顷。
和行政
与会代表表示,国家要出台更加有力的合作经济政策,重点抓好农业生产环节的链条建设,为企业和农民合作经营创造良好条件。
![]() |
农业生产链条化,实现从生产到加工、消费环节的突破。 |
谈及水利合作社组织存在的局限性,灌溉总局副局长阮文静指出,水利合作社大多数工作人员不符合任务要求,83%的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培训。
高德发部长表示,经验表明,任何基于客观实际要求而建立的合作社都能生存和发展,而基于强加而建立的合作社迟早会崩溃。
部长问,谁来教我们如何有效运营合作社?部长结合实际,建议各地方、各单位直接到典型的合作社模式学习,就地取材,互相交流。
朔庄省Evergrowth奶业合作社主席陈黄安先生不仅指出了困难,还建议政府为合作社建设牛奶加工厂创造条件。陈黄安先生之所以提出这一建议,是因为朔庄目前有一家牛奶加工厂,并且正在制定价格。这家工厂曾经一度拒绝奶农的购买。
“目前我们只有2000多户奶牛养殖户,如果一直被工厂压迫,以后我们几万户奶农怎么办?只有合作社拥有一个加工消费工厂,能够和现有的牛奶厂竞争,我们才相信农户能富起来,合作社才能壮大起来。”安先生说。
他的讲话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随后,高德发部长立即要求动物卫生部前往核实情况,并尽快向部长汇报。这是老街省归贤畜牧合作社负责人潘国安先生的意见。
安先生告知,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声称将减少行政手续,但他自己的合作社却官僚主义严重,产品销售非常困难。
具体来说,在区内销售鸡蛋,必须持有兽医卫生印章。在区外销售鸡蛋,除印章外,还必须提供检疫和动物产品运输记录。每枚鸡蛋需额外支付50越南盾的检疫费用。
安先生说,更重要的是,这张证书当天有效。如果我们想做好公民,遵守规定,就需要兽医站24小时值班。否则,当我们需要出售商品时,如果签发证书的官员不在,我们就无法出售商品。
“说到底,就是发个证而已,鸡蛋检疫谁来管呢?”安先生最后说道。
“老街省每天的需求量大概在5万枚鸡蛋,仅保胜县就需要2万枚左右。由于跨县生产手续比较麻烦,我们只打算生产保胜县的鸡蛋,不敢扩大到其他县,虽然我们的潜力完全可以满足需求。”潘国安先生有些遗憾地说道。
据NNVN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