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阳找到一片“绿洲”
(Baonghean)-在雨季,Tuong Duong 的许多地区很容易变成“绿洲”——与世隔绝多日,陌生人难以进入。
一场大雨过后,我们去仁迈乡(Tuong Duong)出差。我们原本想从仁迈村(乡中心)前往直线距离约20公里的会姑村,但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梁文协先生拦住了我们:“现在是雨季,会姑村成了‘绿洲’,有时完全与世隔绝,只有熟悉路的当地人才能去。”
![]() |
洪水期间,Tuong Duong 县的村庄被洪水隔离。图片:Cong Khang |
这是因为,从公社中心骑摩托车要走近20公里,到Tham Tham村则需要停放摩托车,再步行10公里。通往Huoi Co的路是一条小路,当地人每年都会修整,以满足通行需求,但每到雨季,这条路就会被冲刷、损坏、泥泞不堪。更何况,当溪水上涨时,河岸会被冲下悬崖,随时威胁着路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村民们只有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才会出门,否则雨天几乎没人出门。
仁迈乡共有12个村庄,3个民族(泰族、蒙族和科穆族)聚居。自西义安公路建成以来,仁迈、沙马特、纳希、古哈、索沃和坦坦等村庄相继“解放”。目前,该乡近一半的村庄在雨季仍然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尤其是会错、会满和帕穆等蒙族村庄。..
![]() |
Huu Khuong 人开辟了通往 Huoi Pung 村的道路。照片:康康 |
暴雨期间,道路塌陷,溪水上涨,村庄陷入“无人进出”的状态。人们只能自给自足,等待雨季结束。
友姜乡也被称为“绿洲”。这片区域位于班韦水力发电湖的中心地带。要到达乡中心和大多数村庄,唯一的交通方式是乘坐摩托艇。从公社中心到各个村庄,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摩托艇和步行,因此在雨水、洪水天,友姜乡的每个村庄都变成了“绿洲”。
![]() |
每次大雨过后,通往良明乡(Tuong Duong)内村的道路都会严重受损。图片:Cong Khang |
那次出差,我们去了会丰附近的友姜村,遇到了一位木族老人,租了三十多分钟的摩托艇,然后沿着小溪边的小路返回村里。大雨过后,村民们年初刚刚开辟的小路被冲毁、断掉很多,再加上水流湍急,我们不得不返回。
该乡警官兼邮递员罗文邦先生补充说,在雨水和洪水天气里,不仅 Huoi Pung 村,而且 Xan、Huoi Co、Cha Lang 和 Pung Bon 等其他村庄也处于孤立状态,唯一的通讯方式是通过电话。
然而,偏远村庄往往没有网络覆盖,通讯非常困难,人们不得不穿过森林才能找到信号。一般来说,在被视为“绿洲”的村庄里,平日生活就已经非常艰难,而雨季的困难更是成倍增加。
![]() |
通往Huu Khuong 公社(Tuong Duong)Huoi Pung 村的道路。照片:康康 |
在祥阳省,梅山、三合、峨美、良明、琉坚等乡的许多村庄也因河水上涨、山体滑坡、道路湿滑等原因,变成了“绿洲”,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祥阳县委书记范仲黄表示:“每年旱季中期,县里都会组织各乡镇群众抢修、开通通往偏远村庄的道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到了雨季,这些道路却被彻底损毁。未来,县里将继续研究并投资升级改造多条道路,以更好地服务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
孔康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