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牛育种项目释放积极信号
(Baonghean)——自从位于宜林乡都朗工业园区的澳大利亚肉牛养殖场投入运营以来,途经宜禄县的534号公路变得更加繁忙。这是北部地区首个进口肉牛养殖场,也是总部位于隆安省的Ket Phat Thinh公司的第7个肉牛养殖场(另外6个分别位于隆安省和胡志明市)。
![]() |
Nghi Lam 公社 (Nghi Loc) 的澳大利亚养牛场 |
经过多方牵线搭桥,宜林农业合作社(宜禄县宜林公社)的主席同意带我们参观农场。从农场大门到工厂,一排排的车辆排成队等待收货。要进入畜牧区,我们必须穿过消毒隔离区,穿上农场的防护服和消毒靴。三个农场挤满了牛,一排排预先处理好的饲料槽里装满了饲料。这里工人的规矩是,饲料槽里永远不缺饲料,牛吃得越多,出肉就越多。这里的牛就像一台台“机器”,把生食变成肉。
我们到达时,农场大约有1500头牛等待出口到各省;高峰期,数量超过4000头。Ket Phat Thinh公司的澳大利亚牛主要销往岘港及周边地区,尤其是在河内和海阳市场,日夜销量约为300头(义安市场日夜销量不到20头)。农场经理带我们参观了每一排牛棚,逐一讲解了每个品种牛的特征和性情。尤其是,他只需观察牛的形态,就能猜出每头牛的体重,误差只有几公斤。经理指着银灰色的牛介绍说:“这是西博古特品种,这头牛体重不低于450公斤,这是来自德国的泽克曼品种,还有法国牛、西藏牛、超级瘦肉牛……在Ket Phat Thinh公司的澳大利亚育肥牛场,产肉纪录是每天1.4公斤活重(隆安省)。牛的饲养方式是“新式”,即牛进口后接种疫苗,饲养15-20天恢复期,然后以每公斤活重7.0-7.1万越南盾的价格出售(取决于进口价格)。按照2.7公斤活重产1公斤肉的公式计算,澳大利亚牛肉的价格在每公斤20万越南盾以下,低于国产牛肉。
据该省兽医3区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宜林市的澳大利亚养牛场已进口8批共计22344头奶牛。这些奶牛均为澳大利亚兽医部门认证的无病奶牛。抵达越南后,为确保牛群不被感染疾病,已系统地实施所有预防措施:载有奶牛的船只抵达港口后,对接收区进行消毒;载有奶牛的车辆被带到农场进行化学消毒。在接收过程中,甚至驾驶员也不允许与奶牛接触。抵达农场后,车辆再次经过消毒区,以消除途中的病原体。奶牛状况稳定后,兽医会采集样本进行检测,然后签发流通证书。
第三兽医区副主任杨文智介绍,不仅在接收阶段确保安全,由于牛身上都植入了芯片,牛和相关人员的所有活动都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受到严密监控。根据澳大利亚畜牧业协会的规定,从牛被带回直到屠宰,即使在屠宰过程中也必须人道对待牛。牛在指定地点屠宰。屠宰过程中,不得殴打或虐待牛,但会使用电击。屠宰现场有监控摄像头,信号传输到澳大利亚,所有行为都受到严密监控,如果违反合同,将立即取消合同……因此,澳大利亚的牛肉产品被确认为干净肉。屠宰后,每头牛身上植入的用于监控运输和屠宰过程的芯片将被送回牛的原产地澳大利亚。
据崔先生介绍,除了消费者享用到干净的牛肉外,澳大利亚牛肉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每趟列车运回一头牛,义安省就需缴纳约20-30亿越南盾的进口税。“新”饲养期(近1个月)需要约600吨饲料,以每公斤玉米1000越南盾的价格计算,企业支付给当地民众的金额达6亿越南盾。据估算,农场每年进口约12批澳大利亚牛,为该省带来的税收超过300亿越南盾;加上饲料供应费用超过70亿越南盾,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此外,农场还为110多名当地工人和运输工具拥有者创造了就业机会(每趟火车至少需要200辆卡车将牛运回农场,同样数量的卡车将牛从河内运到岘港各地)。
宜禄县农业局局长阮德寿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宜林乡澳大利亚养牛场是县人民委员会于2014年1月24日以第207号决定批准的项目,由阮文诗先生在宜林乡2村投资建设;文诗先生与Ket Phat Thinh公司合作开发。该公司严格执行所有环境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在“新”隔离养殖方式下,养牛场只是一个中转站,每头牛在养牛场的停留时间仅为15-20天;该公司还对牛的排泄物进行了彻底处理:液体排泄物由沼气池系统收集并处理,其他排泄物则集中到一个单独的区域,用化学药剂处理后再出售给有机肥生产企业;在接收每批新牛之前,养牛场都会进行清洁和消毒……
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