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出口至日本的亮丽信号
据日本进口商了解,2014年1月2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正式宣布,将越南进口虾类产品中乙氧基喹啉(ETQ)的残留限量提高至0.2ppm。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因为ETQ仍然是越南虾类出口的主要障碍。
![]() |
自2012年以来,由于对虾饲料中使用的抗氧化剂乙氧基喹(Ethoxyquin)的检测规定,越南对日本的虾出口一直举步维艰。过去一年,国家管理机构和越南企业界都致力于控制出口虾中乙氧基喹的残留量。这一努力的成果是,日本已正式将乙氧基喹残留量标准(ETQ)提高了20倍,从目前的0.01ppm提高到0.2ppm,并决定取消对从越南进口的虾批次100%进行乙氧基喹残留量检测的规定。
事实上,在与日本进行谈判的同时,越南也已向该国相关机构提交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将虾的ETQ残留水平提高至1ppm,与鱼产品的残留水平相当。最近,Nafiqad向日本厚生劳动省食品安全局发送了一份文件,要求考虑将ETQ残留水平从目前的0.01ppm提高到1ppm。
在企业方面,出口到日本的虾加工厂已经增加了对虾从原料到加工再到出口的ETQ残留检测。一位企业代表表示,虾在出口到日本之前必须经过五次ETQ检测。尽管成本增加,但许多企业仍将日本视为一个不容错过的重要市场。
据日本食品进口预警系统统计,越南对虾中ETQ污染批次数量已从2012年的17批大幅下降至4批(截至2013年11月25日)。
受越南虾严格的ETQ残留检测规定的影响,越南对日本市场的虾类出口量原本就呈上升趋势,如今却“下滑”。2012年上半年,越南对日本的虾类出口量仍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28%以上。2012年5月18日,日本对30%的越南虾类进口批次实施了ETQ检测,残留量为0.01ppm。自7月起,对日本市场的虾类产品开始减少,到2012年8月底,日本正式对100%的越南虾类产品实施了ETQ检测,导致越南对日本市场的虾类出口量在下半年一直保持两位数的下降。
自2013年1月起,越南对日本的虾类出口情况开始好转。2013年前10个月,对日本市场的虾类出口额已超过5.745亿美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13%。随着泰国虾类供应量大幅减少和国际市场虾类价格上涨,出口配额问题已得到明显改善,这些因素支撑着越南对日本这一主要消费市场的虾类出口。
从进口量来看,冷冻生虾占日本虾类进口总量的69%。据日本海关统计,2013年前9个月,越南以24806吨虾类进口量超越泰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冷冻生虾进口国,同比增长8.1%。此外,由于供应短缺,今年日本进口冷冻生虾的平均价格也大幅上涨,这推动了越南虾类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价值提升。2013年前9个月,日本从越南进口的冷冻虾类价值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7%。
根据 baocongthuong 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