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投诉会得到解决吗?
国会法律委员会多数议员同意不解决匿名投诉,但也有意见建议考虑有证据、内容明确的投诉。
![]() |
国会法律委员会主席阮克定。图片来源:Quochoi.vn |
是否解决匿名投诉问题是国会法律委员会主席阮克定5月29日上午提出的《投诉法修正案》草案中存在不同意见的问题之一。
足够证据起诉
“法律委员会的大多数委员都同意草案中没有关于处理匿名投诉的规定。投诉是公民的权利,公民必须以自己的名义参与法律关系,如果故意进行虚假投诉,必须承担责任。”国会法律委员会主席表示。
阮克定还表示,接收和处理匿名举报的规定将给主管机关和个人核实和处理举报信息带来困难,增加国家开支,并容易导致有人利用该规定进行广泛和虚假的举报……
不过,丁先生表示,法律委员会的一些成员建议明确规定,对于投诉是匿名的,但有明确的证据和内容(如文件、物证、照片、视频和录音等)的案件,主管部门或个人必须负责组织核实和处理,以避免忽视违法行为。
这些意见认为,这种处理方式适合当前举报人保护机制不够完善的状况,举报人由于多种原因不敢或者不愿署名举报,有的甚至冒名顶替他人举报。
![]() |
政府监察长潘文秀。图片来源:Quochoi.vn |
将给国家机构带来困难
此前,政府监察长潘文秀宣读了《举报法(修正案)》草案,政府在草案中表示,不应制定有关处理匿名举报的规定。
政府监察长解释说:现行党内法规和检举法不接受对检举人姓名、住址不明确的检举的审议和处理。
近年来,国家机关受理的匿名举报案件仅占举报总数的87.4%。其中,59.3%为虚假举报,28.3%为真假参半的举报。因此,如果法律规定匿名举报的处理,将会给国家机关的审议和处理带来困难。
潘文秀表示:“此外,在举报人滥用举报权进行虚假匿名指控的情况下,没有理由考虑和处理举报人的责任。”
撤销指控:谨防滥用 由于检举控告是公民的权利,因此法律草案中增加了“撤回检举控告”的规定,并得到了国会法律委员会的多数意见的通过。 但也有建议增加规定,即使控告人撤回控告,在审查处理过程中,如控告成立,主管机关或人员仍有责任查证属实,并依法处理。 同时,如果举报人故意进行诬告陷害,即使其撤回举报,仍须按照法律的规定承担诬告陷害的责任。 另一种观点认为,没有必要对“撤回检举”进行规制,因为这项规定很容易被滥用。“现实中,检举人因受到威胁、利诱或贿赂而被迫撤回检举的情况屡见不鲜。”国会法律委员会主席阮克定表示。 |
据《青年报》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