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位义安男子致敬

December 26, 2007 10:17

“潘佩珠与义安,义安与潘佩珠”研讨会刚刚在荣市举行,共计有30多篇科学报告。这些报告是真正的科学著作,经过深入研究、精心阐释,充满热情。它展现了对一位义安名人的钦佩和敬意,同时也为理解一位历史人物开辟了新的视角。我们与多位潘佩珠的深入研究者进行了交流。


Phong Le教授(越南文学学院前院长)

冯勒教授
潘:教授!您如何评价“义安人”潘佩珠?

冯黎教授:我长大后才对潘佩珠有了更多的了解,并感到无比自豪和敬佩。他是义安人民的杰出代表,一个“非常义”但“非常越南”的人,一个具有出国和融入社会心态的进步人士。潘佩珠身上体现了义安人品质的精髓:坚韧不拔、智慧过人、勤奋刻苦,并且能够克服义安人性格中固有的局限性:愚昧、固执、保守。潘佩珠也是一个懂得放眼长远、懂得依靠人民、以人民为本的人。作为越南人民,每个人都为这样的人感到自豪和敬佩。

PV:作为越南文学院前院长,您从作家的角度如何评价潘佩珠?

冯黎教授:从作家的角度研究潘佩珠,必须注意到他的文学作品与爱国主义思想、革命事业和救亡事业息息相关。潘佩珠的文学作品是宣言,是号召人民爱国主义的宣言。他的诗歌和文学作品体现了他的人格、品格和气节。此外,我们还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正如他在1926年欢迎潘佩珠回到家乡义安人民的致辞中所言:“二十年海外生活,以笔为钟,以砚为锣,唤醒沉睡数百年的人民,那种热情,那种苦难,是无法用语言和笔墨来形容的……”


副教授 Chuong Thau(越南历史研究所)

张陶副教授
PV:研究员武玉庆曾说,他(Chuong Thau)“寻找潘佩珠就像寻找一生的理想”,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从事这一职业?

张涛副教授:我从小就认识嘉山先生。高中时期,我读过潘先生的许多作品,尤其喜欢《狱中书》。高中毕业后,我到中国留学,仍然关注着通过中国报纸了解越南爱国运动,了解潘佩珠。1956年,我回国,有幸与著名教授、德高望重的老师们共事,例如邓泰梅、陈文饶……老师们曾建议我:作为乂安人,应该把研究潘佩珠视为一项历史使命。从那时起,我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是这些老师们引导我,让我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研究生涯,去研究这位我一直敬佩和钦佩的人物。

PV:能够创作出13000页的《潘佩珠全集》,想必您一定有很多快乐和悲伤的回忆吧?

张涛副教授:我对潘先生的研究生涯,可以回想许多日复一日、数月不尽的往事。有时我感到孤独,有时人们对他投以异样的眼光……近半个世纪以来,我曾一度卖掉结婚戒指来打印文件,也曾多次坐在防空洞里,在美军轰炸的炮火声中跪在地上,写下数千页的论文。之后,我带着铅笔和白纸,去了法国、去了中国,用他们的语言抄写了所有与潘先生有关的事情。


教授、人民教师 Nguyen Dinh Chu(河内国家大学)

阮廷柱教授
PV:教授,您能否强调一下您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有关潘佩珠需要“重新讨论”的问题?

阮廷柱教授:我认为,潘佩珠身上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澄清的地方,特别是关于他所推行的暴力救国政策是否符合其革命活动的现实,不应像现在这样简单化;其次,关于他东渡日本和进行东渡的政策,存在片面性;第三,关于法越和睦政策。此外,除了革命者身份之外,还应更加强调潘佩珠作为文化家的身份,因为潘佩珠充分融合了儒家、政治家、文学家的品格,是文化名人和历史名人的完美结合……

PV:那么,您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和“对待”潘先生呢?

阮廷柱教授:正如我上面所述,潘佩珠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是乂安省乃至越南的杰出子民,因此,我们应该以适当的标准来纪念他。首先,在南丹建造潘佩珠纪念地、潘佩珠文物展览馆……不仅仅是为了旅游,更重要的是,为了教育当代年轻一代爱国主义思想和传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此外,我们也应该推动对潘佩珠的学习和研究,为纪念这位杰出人物做出贡献。作为乂安省的子民,以及毕生致力于潘佩珠文学研究和革命事业的人,我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能够改变对待像他这样的前辈的方式……


Thuy Vinh - Thanh Phuc (表演)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向一位义安男子致敬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