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辉塔总书记与越南革命
(Baonghean.vn)-河辉塔总书记是越共第一代共产党员,是越共的核心。虽然河辉塔的革命活动时间不长,但他的革命生涯却充满活力、光辉灿烂,为党和民族的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在革命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为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 |
河辉塔总书记 (1906 - 1941) |
35岁的何辉塔同志已投身革命事业近16年,其中近两年担任越共总书记(1936年7月至1938年3月),期间曾使用过各种别名和名字。他与中央执行委员会一道,制定了许多政策和决策,领导我国革命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何辉塔同志毕生致力于党和民族的革命事业,具体如下:
首先,何辉塔同志是党的杰出革命领导人,始终不渝地关心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河辉塔同志是1935年党代表大会的主要起草人和主席。1936年7月,在党中央代表大会上,河辉塔同志受命回国改组中央委员会,恢复党的组织。回国后,他明智地决定将党的总部从国外迁至嘉定省霍门县巴艳公社。这一决定意义重大,为确保党从中央到基层的直接统一领导创造了条件,满足了当时革命运动的实际要求。
此后,在巴艳、霍蒙和嘉定时期,他连续主持召开了三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作出了许多重大决定,即:1)1937年3月会议,统一了北岐和忠岐两省的党组织,确定了推动革命运动发展的新政策;2)1937年9月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印度支那反帝人民统一战线、在城市和种植园发展党的根据地、结合公开和半公开的斗争形式等一系列重要决定……由于这些,在短短一年内,我党就摆脱了被敌人吓倒的境地,重新建立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常务委员会;1938年3月会议分析了印度支那各党派和政治组织的态度、群众工作、党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决定将印度支那反帝人民统一战线改为印度支那民主统一战线。
![]() |
何辉塔同志家的房子。 |
第二,河辉塔同志是一位敏锐的理论家、作家,在越南革命的思想政治战线上奋斗,组织和指导党的书籍、报纸和杂志的出版工作。
河辉塔同志在工人阶级和全民族蓬勃的革命运动实践中,以其敏锐的才智、政治敏锐性和犀利的文笔,展现出敏锐的政治理论家风范,在新闻出版界占据重要地位。河辉塔同志是“中央党部”多家报刊和喉舌的创始人和主编,积极研究党史。23岁时,他完成了《印度支那共产主义运动史稿》一书,深刻总结了党领导下早期越南革命的实践。此外,他还撰写了其他约25部著作。
河辉塔同志以多位笔名,以战斗性笔法在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坚决揭露托洛茨基分子反动观点的真面目,坚定宣传和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他的著作《为了印度支那人民阵线》、《为什么我们需要支持法国人民阵线》等,是我党宝贵的政治理论著作,在动员人民权利的时期,为指导革命做出了贡献。河辉塔同志的思想和敏锐性还体现在他的民族和阶级观点上,他认为民族和阶级是越南革命取得一切胜利的基本条件。
第三,河辉塔同志是一位英勇、忠诚、不屈不挠、正义、无私的共产主义战士,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了自己的一生。
河辉塔同志从一名爱国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到30岁时担任党的总书记,他表现出预见形势、把握机遇、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的能力,与当时党的领导机关一起,做出正确决策;同时,直接指导党的活动,把机遇变成现实,在1936年至1939年期间在我国掀起争取民生、民主、和平与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高潮。
在革命活动中,他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接受一切挑战,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自由,甘愿牺牲。他曾多次被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判处监禁,甚至被判处死刑,他不断遭到敌人的跟踪、包围和身心控制,甚至被关进监狱,遭受残酷的酷刑。但河辉塔同志始终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信念和战斗精神。35岁时,河辉塔同志在敌人的枪炮下英勇牺牲,留下了“请把我当作一个活人”的遗言,展现了他为党和民族的崇高理想奉献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愿望。
![]() |
锦兴公社河辉达总书记纪念馆 甘川县 (河静省)。 |
河辉塔同志英勇的革命生涯虽然短暂,但他为我党和我国人民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却十分重大、伟大。他光辉的革命生涯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教训,关于共产主义理想,关于不断学习、锻炼、奋斗的精神,关于为祖国的独立自由、为人民的幸福富足而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意志。河辉塔同志的精神和光辉的革命生涯将永远伴随着我党、祖国和人民。
和平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