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蓝总书记:精简机构改革刻不容缓
苏蓝总书记提出疑问:“现在是不是时机、机遇、紧迫性和革命的客观必要性,来精简政治体系的组织机构,使其能够有效、高效地运作?答案是:刻不容缓。”
12月1日上午,越共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召开全国会议,宣讲和总结越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18-NQ/TW号决议的执行情况;报告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2025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和瓶颈。会议以线下和线上两种形式举行。
在国会大厦奠基堂,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梁强,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范明政,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会主席陈青敏,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检查委员会主席陈锦秋出席并指导了会议。
在乂安省,省委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忠同志主持会议。省委常务副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黄义孝同志,省委常委、省委执行委员会的同志,各厅、部门、行业、祖国阵线、省级政治社会组织和中央驻该地区机关的正副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黎明雄同志传达了落实越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18-NQ/TW号决议摘要的主要内容。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会主席陈青敏同志就“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发表讲话。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范明政同志就2024年经济社会形势和2025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作报告。
国家有足够的实力和地位进入新时代。
苏林总书记在总结大会时表示,越共十届六中全会以来,整个政治体系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新的精神面貌、新的速度运转,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创造新的效益。

两个月来,中央政治局、书记处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召开10多次会议,就近百项职责范围内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从根本上消除了积压问题和障碍,解决了不少新出现的问题。
国会、政府、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已进行非常有力和顺利的配合,以消除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障碍和障碍。
上述行动已初步为保卫、建设和发展祖国的任务注入新的活力,为突破和完成越共十三大决议提出的各项目标奠定了基础。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和实力,有足够的意志和决心,迈入一个新时代,一个国家发展繁荣的新时代?答案是:足够。”总书记强调。
苏蓝总书记也提出疑问:“现在是不是时机、机遇、紧迫性和革命的客观必要性,来精简政治体系的组织机构,使其能够有效、高效地运作?答案是:刻不容缓。”
总书记强调,还要研究、深入认识三个问题,其中包括精简政治体系机构的问题。

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非常紧迫、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越早解决,对人民、对国家就越有利,因为从历届党代会,特别是从十二大到现在,都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表明,党看到了,也发现了需要落实,但落实过程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这确实是一个难题,甚至非常难,因为精简机构会牵涉到思想、感情、愿望,影响到不少个人和组织的利益。
尽管这些内容准备得很周到、很有条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很多单位的实施中,还会遇到困难,甚至遇到很大的阻力。

“但是,我们还要走下去,因为要有健康的身体,有时候要‘吃苦药’,要忍痛‘开刀’。”总书记坚定地表示。
苏蓝总书记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以最高政治决心贯彻落实好这项政策。这是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是一场精简政治体系组织机构的革命。这不仅仅是规模或数量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是,要推动政治体系运行发生质的改变。
苏林总书记要求,各党委、机关领导干部、负责人要率先垂范,积极主动,坚决完成交给的任务,本着“边跑边排”的精神;“中央不等省,省不等县,县不等基层”的精神;“中央率先垂范,地方响应”。

各级、各领域要紧紧按照计划,总结并提出各机关、单位的模式,确保工作取得进展(各部门要在2024年12月完成);力争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并向中央政府报告政治体系组织机构安排和完善计划。
苏蓝总书记强调,落实要紧迫,但要谨慎、稳妥,坚持原则,吸收实践总结、专家、科学家的意见,包括国外经验等,提出最优化的组织机构精简方案。
不要让国家机关成为无能官员的“避风港”。
苏林总书记强调,总的要求是,新设备要比旧设备更好,要立即投入使用,不能停工、不能空档、不能空占地方、空田,不能影响社会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精简组织机构与精简工资和重组员工队伍相辅相成,使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与任务相匹配。
总书记指出:“精简不是机械地削减,而是要裁撤不必要的岗位,减少无效的工作,把资源集中到关键领域和真正值得、合适的人身上。不能让国家机关成为不称职官员的‘避风港’。”

此外,总书记表示,政治局决定,对拟进行机构调整精简的机关单位,除确有必要外,暂停任命和提名高级职务人选;自2024年12月1日起,暂停公务员录用,直至机构调整按照中央指示完成。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这一内容。
从中央到基层党委要加强宣传工作,引导舆论导向,在全党和整个政治体系中形成高度团结,在人民群众中凝聚共识,推动新形势下精简组织机构的政策、要求和任务的统一。
与此同时,要有效打击对贯彻落实这一政策的错误、敌对和扭曲观点;严厉打击利用组织安排制造党内不团结、影响党和机关、组织威信的行为。

总书记强调:“未来的工作非常繁忙和紧迫。时间不等人。国家正站在历史性的大门前,迈入发展新时代。我们今天的工作将决定未来。拖延是人民的错误。”
苏林总书记还要求,从中央到基层,我们要以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集中领导、引导,以最大的决心,早日完成政治体系组织机构精简工作。
大会文件必须成为“教科书”和“词典”
关于十四大召开前的各级党代会,总书记表示,党中央委员会不断听取党组织、科技工作者、知识分子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不断补充完善提交十四大的文件。这些文件要成为“教科书”和“字典”,需要的时候一查就能“翻开”,立刻就能看到“指引方向的明灯”。

总书记指出,要尽量减少继续发布决议和指示,以落实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
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要按照指示精神,抓好新时期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能力足以适应新发展要求的干部队伍。
总书记指出:“每个干部、党员都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适应国家新阶段的要求和任务。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主动让位给别人。”

同时,要高度重视克服两会前人事工作的“弊病”,如:未连任的人员谨小慎微、守成规,不敢搞新事物;即将参加新一届党委的人员墨守成规、不愿冲突、怕丢选票;盘算着让亲戚、熟人、“亲信”进入领导岗位,或者用“组织手段”排挤自己不喜欢的人……
干部组织工作是党的工作,各级党委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和党内关于干部工作的各项法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