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还生命的意义……
(Baonghean)——在途经土合乡(Quy Hop)的532省道上,有一家特殊的汽车修理厂。这家店的老板定期接收刑满释放或生活困难的囚犯,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就业。更特别的是,店主本人也曾因犯错而入狱。范切祥(1973年出生)在土合乡(Quy Hop)11区努力改过自新,克服错误,成为小老板,并张开双臂帮助犯错者的故事,令人敬佩……
范切祥出生于承天顺化省富旺县一个贫困家庭,家中有八个兄弟姐妹。童年的艰辛很快铸就了他坚强的意志和勤奋的性格。考虑到家庭的困境,范切祥很早就辍学去打工,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后来,他的叔叔引导他学习汽车修理,这给了范切祥幸运的人生。学成后,他辗转南北寻找工作。当他掌握了扎实的技能并赢得客户的信任后,他决定停下脚步,回到义安省创业。
![]() |
范切祥先生的汽车修理店位于寿合公社(归合)连丹村。 |
1996年,范越祥在荣市一家汽车修理厂工作。两年后,范越祥经人介绍,来到山区的归合县创业。1998年,他在归合县开了一家店,并与邓氏文结婚。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和一个乖巧的孩子,幸福似乎已成真。然而,由于脾气暴躁,范越祥最终锒铛入狱。2006年,范越祥因与一位拒绝支付汽车维修费的顾客发生冲突,双方发生口角,范越祥控制不住自己,殴打了顾客,致其受伤。范越祥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24个月有期徒刑,目前在位于清章县的公安部第六监狱服刑。范越祥表示,他当时犯下的错误只是因为“愤怒”。
服刑期间,Tuong被分配到汽车修理队。他努力改过自新,与狱警们并肩作战,并向前辈们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对他来说,这段时间并非毫无意义,反而让他学到了很多教训,积累了与人相处的经验。刑满释放后,Tuong继续从事汽车修理工作。凭借之前的职业声誉、狱中积累的经验以及亲戚的贷款,他在Tho Hop乡(Quy Hop)的Lien Tan村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Pham Thiet Tuong分享道:“修理厂开业之初,我就想着帮助那些犯过错的人,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在与狱友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出狱后能尽快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重新开始生活。每个人都会犯错,并为此付出代价。刑满释放后,找到工作将是他们避免再次犯罪、成为有用之人的机会。”
现在在这里工作的人有资金、有经验,纷纷开设自己的作坊或到其他作坊打工。目前居住在同合乡(Quy Hop)的陈玉山先生就是一个例子。他退伍归来后,参与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一次运送物资的途中,他遭遇车祸,导致被害人死亡。他的家人提起诉讼,他被判处18个月有期徒刑。走出监狱大门的那天,陈玉山先生心里难过、不安、焦虑,因为他的家人一无所有,父母年迈体弱。在最困难的时候,陈玉山先生勇敢地找到了张先生,张先生欣然接受了。如今,他不仅有稳定的工作养活妻儿,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且生活安稳,收入也不错。除了山先生,范越祥的修理店还有范草先生、顺化市的日先生、颜先生、归合市的华先生,他们学习、工作后,每个月都能挣到600万到800万越南盾的收入。有些人自己开修理店,比如义丹县的南先生和琼吕县的雄先生。
曾经犯错的工人们来到范切祥先生身边,不仅有机会找到工作,还能从厂主身上学到志向、改过自新的意志、关爱他人、共患难的处世之道。谈及自己的工作,范切祥先生坦言:“自工厂开业至今,已有100多人来厂学习和工作,其中包括11名‘同窗’。他们处境相同,所以总是互相理解,没有隔阂,也没有自卑感……范切祥先生不仅努力工作,帮助犯错的工人们,还是“全民保卫祖国安全”运动的积极分子,向当局提供大量犯罪线索,为维护当地安全秩序做出了贡献。”
为了表彰范切祥帮助犯错人士的决心和贡献,2014年7月,省警察局向范切祥颁发奖状,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向他颁发奖状,以表彰他在重返社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
文章、照片: 邓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