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住大房子,母亲住茅草屋。
(Baonghean) - 尽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和一个体面、坚固的房子,但新山公社 (Do Luong) 4 号小组的 Thai Thi Than 女士却不得不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住了两年多。
茅草屋里的老母亲
两年多来,新山乡(杜良)的人们一直为泰氏丹(Thai Thi Than)女士(85岁,新山乡4组)的家庭处境感到惋惜。尽管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但丹女士每天都住在一间约10平方米的茅草屋里,屋子破旧不堪,极其拥挤。茅草屋的周围是破旧的防水油布,雨季雨水四处漏水,夏天更是酷热难耐。
![]() |
两年多来,Than女士一直住在这间破旧潮湿的茅草屋里。图片:Pham Bang |
帐篷的一半被用作一张摇摇晃晃的床。床边摆放着两张铁框桌子,用来祭拜她殉道的丈夫。看着这一幕,谁也不会想到,Than女士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住在离她帐篷大约30米的地方。
谭女士是1972年逝世的烈士阮功平的妻子。丈夫去世后,她独自抚养两个孩子——阮功敬先生和阮氏静女士。尽管生活艰辛,谭女士始终勤劳作,早起晚睡,辛勤耕耘,为的是给孩子们最好的一切。
作为烈士亲属,谭女士一直受到国家和群众组织的关心和支持。目前,她每月领取13.18亿越南盾的抚恤金。节假日和春节期间,她可享受所有立功人员的福利政策。
她本以为晚年能和儿孙们一起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但两年多来,Than 女士的生活却过得悲惨而艰难。
![]() |
丹太太在茅草屋里过着悲惨而艰难的生活。图片:范邦 |
此前,2015年3月25日,阮功敬先生擅自用木材在4村旧小学的土地上(距离阮功敬先生家约30米)搭建了帐篷。搭好帐篷后,谭女士便搬进了这间破旧的帐篷,向政府索要土地。阮功敬先生还向政府颁发了祖国功绩奖状和抗战勋章,并在帐篷里为他的烈士父亲设立了祭坛。
不仅如此,祭坛上还摆放着一张功绩证书和陶功科烈士的照片。据乡政府介绍,阮功平烈士和陶功科烈士两家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金先生祭拜父亲,允许烈士家属在茅屋里领取功绩证书、悬挂烈士遗像,这是对烈士的犯罪。烈士家属都有好房子,亲人也都健在,为什么非要在那间破旧的茅屋里祭拜呢?”4号村的一位村民问道。
儿子住在坚固的房子里
与谭夫人破败小屋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儿子阮功敬先生拥有一栋坚固、宽敞、带顶的四层住宅。据了解,阮功敬先生使用的这块土地原属于谭夫人。根据政府第64号法令,国家于1997年向阮功敬先生颁发了土地使用权证。
![]() |
Kinh先生的四层住宅,坚固、宽敞、通风。图片:Pham Bang |
更讽刺的是,Kinh先生的家离Than夫人住的茅草屋只有30米左右。考虑到Than夫人的处境,很多人劝Kinh先生把母亲接回来一起住,以保证她的健康,但Kinh先生没有听从。
不仅如此,金先生在集体土地上擅自搭帐篷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也未得到群众的同意。不少群众表示不满,称公社有几十户政策户,如果大家都像金先生一样,那法律何在,国家给政策户的好政策就被人利用了。
4号村村民阮巴代先生说,村里大多数人都不认同金先生的做法,但没人敢给他提建议,因为如果有人不同意或批评他,他就会破口大骂。我多次参加公社和村里的会议,劝说、劝说金先生自己拆除棚屋,但他固执地不听。
![]() |
Kinh先生不仅搭起了帐篷,还用竹竿围起了相邻的地块。照片:Pham Bang |
新山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阮伯晋表示,2006年,金先生为母亲搭建帐篷居住的地块,已被杜良县人民委员会规划为住宅用地,并将进行细化分割和拍卖。得知此事后,新山公社人民委员会立即会同相关部门和组织前来劝说和动员金先生自行拆除帐篷,并将丹太太接回家居住,以保障她的健康。然而,金先生至今仍未拆除帐篷,并继续这样做。
范邦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