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海鲜加工村

January 9, 2012 21:06

(Baonghean.vn) - 年底通常是海鲜加工厂最繁忙的营业季节,因为在春节期间......

(Baonghean.vn)——年底通常是海鲜加工厂最繁忙的季节,因为在春节期间,人们对鱿鱼、虾、虾干、鱼片或鱼露等干制品的需求会增加。

每年加工厂都要加班加点,整个手工艺村熙熙攘攘,数百名工人忙着生产供应市场的产品。订单纷至沓来,买卖双方争相抢购。然而,距离农历新年仅剩两周多,许多手工艺村和海产品加工厂的生产和贸易氛围却异常冷清。

这几天来到演州,加工厂里依然不见往年熟悉的热闹景象。演玉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勇说:“往年买主都挤在一起,今年却截然相反。加工厂很难找到卖的地方。去年这个时候,鱿鱼干、虾干之类的货品都很紧俏,很多外地人都来抢,不得不互相抢着卖。”



演洲的鱼露加工设施令人担忧。
由于消费不良


阮春华先生(田玉乡同禄村)是一家冷冻食品加工厂的老板,他说:“由于投入价格上涨,我们必须增加市场销量。根据产品种类不同,比如鱿鱼干或虾干,价格最高可达每公斤40万越南盾以上。这些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我们的老百姓怎么买得起呢?”

据悉,Hoa先生每月通过非官方渠道出口约3吨货物。但临近年底,边境口岸即将关闭,Hoa先生不知道该把货物卖到哪里。“我们县里的人只有在春节快到了的时候才会来买几公斤。我们一直努力降低投入成本,以便消费者能够买到,但还是买不到。”

最惨淡的依然是小型个体鱼露加工厂。许多工厂在经过一年的鱼发酵后,正值上市销售的时节。然而,许多工厂却非常担忧。田玉乡同禄村的陈氏春女士悲伤地说道:“生意好的时候,我们一天能卖出10多升,但有时甚至连1升都卖不出去。去年这个时候,我家一天能卖出50多升,但今年却非常艰难。”


Chuyen 女士家目前有 50 只鱼露,是 Dien Bich 乡规模较小的生产户之一。在 Dien Bich 乡,许多家庭的鱼露产量接近 200 只。用传统方法发酵鱼露一年半后,鱼露的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不仅是 Chuyen 女士家,许多鱼露加工厂也因为产品卖不出去而“哭笑不得”。“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鱼露,比如 Chin Su 和 Nam Ngu,它们设计精美、方便易用,而且广告宣传力度很大。”

“虽然我们的鱼露蛋白质含量高很多,但与其他品牌竞争仍然非常困难,”Chuyen 女士说。在 Dien Bich 公社,买卖气氛也好不到哪里去。据该公社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Thach Dinh Nghia 先生介绍,2011 年该公社的鱼露产量仅为 200/300 万升,仅达到计划的 66%。整个 Dien Bich 公社有 100 多个生产鱼露的家庭,每年消耗 10 多亿升鱼露,收入近 180 亿越南盾。

阮文田先生家是乡里最大的鱼露加工厂之一,但去年最后一个月的购买力也很弱。“虽然我们的鱼露有品牌,而且人人都吃,但卖起来还是很困难。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我们就不得不辞职了。如果卖不出去,今年的春节就没那么热闹了。”阮文田先生分享道。


大多数商家给出的理由是,年底原材料较为稀缺。因此,高昂的投入成本迫使这些商家提高价格。鱿鱼干、虾干、凤尾鱼等商品的平均价格都上涨了20%至30%。“去年,也就是年底,我的代理机构售出了近10吨干货和1000多升鱼露。但今年,干货主要以零售为主,几公斤一斤,鱼露的销量也只有300多升。”一家海鲜代理机构的老板黎德俊先生说道。


海产品加工厂产量和消费量的下降,无疑将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尤其是在这些工厂工作的人们。春节将至,但对于这些沿海居民来说,或许欢乐的气氛将有所减弱……?


范邦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安静的海鲜加工村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