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义静民间戏剧的担忧
多年来,省传统艺术中心的民间戏曲在专业戏剧节中屡获殊荣,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但近年来,该剧略显冷清,演出观众减少,投入也相对减少。
骄傲的脚步
从20世纪60年代的《Chiec cay Ong Tu》、《Nang dau moi》、《Con muong thuy loi》、《Ca pheronrat》、《Khong phai toi》、《Khi ban doi di nang》等早期戏剧开始,戏剧舞台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在国家传统舞台上具有强大传播效果的戏剧。公众熟知的戏剧有:Ong vua hoa ho (1987)、Haingan oan trai (1988)、Gia doi phai tra (1993)、“Dan nhan rong tu cau ho vi, giam”(1997); “Sang Mai Niem Tin”(1999); Loi nguoi loi cua nuoc non (2007)...在这些戏剧中,旋律民歌被巧妙地运用和创造,成为该剧的灵魂。

为了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不能不想起义安民歌剧院(现为省传统艺术中心)全体演员为每一次演出、每一个角色、每首曲子、每首乐曲拼搏的艰苦岁月。这也凝聚着剧院的作者、导演、音乐家、艺术家和长期合作者的辛勤劳动。我们可以列举一些我们熟悉的音乐家、导演和改编作家,例如:黎雄、春玄、胡友泰、清闾、文世、丁宝、丁德、玉雅、安宁、洪闾……这些名字为80多部剧目、近200首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改编民歌(发展民歌的歌曲)的成功实验做出了贡献,其中包括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剧目。

大家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文化娱乐形式稀少,通讯手段简陋的时候,民间戏曲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每次演出都是民众的一场精神盛宴。边水剧场演出时常爆满,场内场外都挤满了观众,没有票的也只能站在外面听声音。那也是乂安民间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人民艺术家洪琉、人民艺术家安宁、功勋艺术家洪阳、功勋艺术家明清、功勋艺术家德林、功勋艺术家水建等艺术家,都还只是二十多岁,歌喉和美貌都正值巅峰。那也是乂静民间戏曲逢场作戏、金银奖无数的时代。

后来,虽然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戏剧舞台逐渐衰落,新的娱乐形式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但许多剧目仍然受到戏剧界的好评,并取得了许多较高的成就,例如:““独木不成林”——2010年金牌,戏剧“《生活的隐秘角落》获特别奖(两部剧均参加全国民族民间歌剧戏剧节);“《刽子手》——全国专业戏剧节公安战士形象金奖(2010年);话剧《黑暗中的赛跑》——2013年金奖,话剧《老师与学生》-2016年 戏剧类金牌“《阿姆布莫案》荣获2019年全国专业戏剧节人民警察形象金奖,话剧《景谷风暴》荣获2022年金奖。可以说,50多年来(1972年至2024年),义静民间戏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该剧完成了义静民歌戏剧化的实验任务,并于1985年被文化体育旅游部认定为“国家戏剧”。

自义静民歌戏剧被认定为“国家戏剧”以来,义安传统艺术中心每年都肩负着服务政治任务、服务全省人民的重任。每年,艺术中心都不断尝试将民歌戏剧化,创作新剧目,汲取经验,研究和学习新方法,力求在数字时代更好地迎合观众的口味。
努力迎合口味
然而,八九十年代的黄金时代过后,义静民间戏很少巡回演出,不再有挤满观众的露天演出,也不再有争抢票票看戏的场面。演出剧目也越来越少,省传统艺术中心每年只演出一两部戏,用于服务重要活动或参加专业戏剧节。
.jpg)
疫情期间,全国实行隔离,省传统艺术中心推出了不少小品,在数字平台和中心粉丝专页播出……但互动量不高,难以与其他娱乐形式竞争。
对此,人民艺术家洪六表示:“很多剧目在业内确实很有名,但这些年我们一直没能巡演,因为现在的娱乐口味不一样了,很少有观众花钱买票到剧院看戏。” 人民艺术家洪六还表示,中心曾多次计划重新演出义静那些曾经以服务人民而闻名的民间剧目,但受资金问题以及包括现在民众娱乐口味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这一计划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我们正努力实现每月在民俗剧院舞台上演出一出义静民间戏剧的目标。然而,我们目前只演出了《民言,国语》和《王桑》。尽管演员们热情高涨,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我们仍未达到售票和吸引大量观众的目标。
音乐家 Quoc Chung - 省传统艺术中心主任
音乐家郭忠还补充道,中心将尽快升级话剧《不倒》,参加国家戏剧节,颂扬人民警察的形象。希望我们能够以饱含热情、履行光荣使命的精神,找到吸引观众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