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可能因视网膜病变而失明

October 24, 2011 15:13

(Baonghean.vn)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称为 ROP)是一种婴儿眼睛视网膜发育异常的疾病,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并导致失明。

在世界上,特别是在越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男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导致早产儿失明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多项研究表明,出生体重不足2公斤或胎龄不足34周的新生儿中,超过30%患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这些患儿中,若不及时正确治疗,约15%至20%将导致失明。


视网膜是眼睛感知图像的部分。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视网膜发育不完全,血管发育异常,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视网膜收缩和脱落,从而可能导致失明。低出生体重儿往往易患全身性疾病,如感染、需要吸氧的呼吸衰竭等,这会加重视网膜的病情。


治疗方面,常用的方法有两种:视网膜激光治疗和眼内注射血管及纤维化抑制剂(例如眼内注射阿瓦斯汀)。两种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在我国,控制这种疾病的难点在于发现,因为要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医务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并配备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在义安省,自2008年以来,在奥比斯 (ORBIS) 的资助下,儿童医院被选为全国八个重点医疗机构之一,也是全国首家具备条件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医院。


因此,当面对体重不足2公斤或者胎龄不足34周的新生儿时,医护人员和家属需要在宝宝出生后的前2到3周内,将宝宝送到儿童医院,以便及时检查和检测。


潘廷全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可能因视网膜病变而失明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