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隆乡5000万亩田地

August 9, 2012 15:46

(Baonghean.vn)- 2006年,义禄县义隆乡第13小组被乡、区选定为投资5000万越南盾的田地建设地块,初步规划面积仅为5公顷,结构为春季种植花生,夏秋种植西瓜,冬季种植经济绿色蔬菜。




花生还未收割,瓜苗却已生根发枝。

第一次活动结束后,村民们自发地推广了这一模式。目前,整个14公顷多的田地里,每个季节都种植着不同的作物,为全村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西瓜季,这里农民的一天通常从黎明就开始了。人们纷纷前往田间修剪树冠,挑选果实。田野里总是挤满了人。午后,当阳光渐渐消逝,田野里依然熙熙攘攘,如同清晨一般。入夜,临时搭建的棚屋里总是灯火通明,人们围坐在一壶绿茶旁。技工带着工具来到田间服务;织工则到田里织布,并向孩子们展示。他们劳作、休息、饮水,交流着工作成果和乡村故事。



这些瓜是黄文勇家的,来自宜隆村 13 号村
收入近5000万越南盾

过去六年,如果没有雨水和洪水,义隆13村的高收入田地几乎无暇休耕。距离花生收获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人们就已经在自家菜园里种上了西瓜。在花生大丰收前半个月,人们修剪了一些行距,准备把新鲜的花生运到荣市和沿海城镇库阿洛卖给餐馆。当花生大丰收结束时,西瓜苗已经扎根,长得足够强壮,可以伸展枝条了。

或许很少有地方像这里的田野一样,电线架设在田野上,还有无数的钻井和挖井。人们估计,平均每亩地至少有一口井,所以整个田野里肯定有250多口井。多亏了这些,即使在今年炎热的夏季,许多地方也只能忍受干旱导致农作物枯萎,但这里仍然水源充足。

在全国掀起每公顷5000万越盾的造田运动时,义隆13村的农民已经落后,收入数倍于5000万越盾。

因为如果像2008、2009、2010年那样丰收的话,单单春季花生平均单产300万越南盾/公顷,夏秋西瓜平均单产700万越南盾/公顷(500平方米),就能带来每公顷1亿越南盾以上的收入。更何况,那一年村里很多农户的冬季蔬菜也大丰收,单产达到了500万至800万越南盾,更何况很多农户还亲自把蔬菜带到荣市和门罗镇直接卖给消费者,村里的平均收入还要更高。

因此,当遇到像2011年这样的异常洪灾年时,整个村庄一度损失了近10亿越南盾,但只要雨停了,人们就会拿着锄头和犁到田里继续种植。

今年夏秋西瓜季,整个宜隆十三村的西瓜种植面积超过14公顷。虽然正值丰收季,但仍有许多田地需要照料,一些已经收割的田地正在进行轮作,以便继续种植。

全村64户人家种瓜,辛勤劳作约70天,粗略估算收入已达20亿越南盾。典型的例子是Trung夫妇,他们的子女都在外地务工,仅他们两人就种了6棵瓜,收入近6000万越南盾;其次是Ngoc先生、Hien先生、Dung先生、Lien先生……,他们的收入在4500万至5500万越南盾之间。还有一些像Hai先生、Hue女士……这样的家庭,虽然种植面积不大,但效益最高,每棵瓜收入达1100万至1200万越南盾。

13村的瓜田最有利的一点是,它已经与荣市市场以及海防和河内等大市场的水果买家建立了品牌和信任。每当瓜类和蔬菜季节临近,荣市的摊主们就会直接到瓜田里,通过村里的收货人下订单。

因此,过去几年,这里的人们可以放心种植蔬菜,不用担心消费。收购商不仅为本村村民收购,还为周边其他村庄的蔬菜产品解决了产量问题。许多土地面积有限、无法种植瓜果的村民仍然从收购和消费环节获得了高额收入。

宜隆十三村村长陈国兴先生在田边热情接待我们,他激动地说道:“自从有了高收入的田地,村里人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除了种植蔬菜瓜果,村民们也积极投资兴建围墙、棚屋,改造自家菜园,发展畜牧业。因此,村里其他生产经营和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也比以前大幅提高,在周边地区也更加突出;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黄明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宜隆乡5000万亩田地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