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传统展
1月21日,在河内国子监文庙,“越南文庙制度部分图像”展览拉开帷幕。观众可以看到越南好学、鼓励学习和培养人才的传统鲜明特征。
![]() |
好学传统展 |
拥有数百幅图像、效果n 件物品、博士石碑......“越南文庙制度部分图像”展览通过儒家文化和科举制度向公众介绍了越南古代教育传统的美妙之处——儒家文化和科举制度从公元一千年初传入越南,到十一世纪下半叶,经过近十个世纪的发展,成为封建时代的普及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随着儒家教育和科举制度的诞生和繁荣,从中央到地方,文庙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位于升龙城的国子监文庙建于1070年。各县的文庙最早出现于1414年。顺化文庙建于1808年……如今,许多文庙已成为教育圣地,弘扬学识,培养人才:国子监文庙(河内)、顺化文庙,以及其他一些文庙:北宁文庙、茂田文庙(海阳文庙)、西当文庙(兴安文庙)、会安文庙、永隆文庙、高岭文庙、奠庆文庙(庆化文庙)、陈边文庙(同奈文庙)……
并非所有人都知道:文庙的建筑是南北向的,根据层级分为:文庙门、白杨屋、大清宫、左厢房、右厢房、启清宫……只有深入研究过历史文化、教育史的人才能知道:文庙的祭祀仪式在每年春秋两季的当天举行;供品包括:白玉、白帛、糯米、蜡烛、香火、鲜花、水果和三生(水牛、山羊、猪);仪式上的音乐演奏梵文……
![]() |
说到文庙,当然也要说到文殊碑——一种表彰人才的独特方式。文殊碑由青石制成,安放在象征高贵和长寿的龟背上。碑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带有当代雕塑和书法的痕迹。这些碑文是原始、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提供了大量关于越南国家、地方和文殊家族历史文化以及越南各个时期儒家教育体系的丰富信息。碑上的文字内容也体现了越南重视教育和尊重人才的传统。顺化文庙至今仍保存着32块博士碑,记录着1822年至1919年39次会试中293位博士的姓名和家乡。北宁文庙保存着12块“金榜题名碑”,西当文庙保存着9块博士碑,均记录着历代京北和兴安省博士的姓名。其中,河内文庙国子监保存着82块博士碑,记录着1442年至1779年科举考试中1304位博士的姓名,并于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献遗产。
文庙是祭祀孔子、四大圣人、七十二贤人、越南儒家先贤的地方……但越南的文庙体系不仅仅是按照儒家规矩祭祀的场所,也是表彰人才的地方,是培育、保存和弘扬许多宝贵传统的地方:好学、孝道、尊师重教、尊重人才……保护、修复和弘扬文庙的价值,也是保护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价值观。
展览将持续至 2 月 25 日,是马年初春前往文庙国子监参观的一大亮点。
根据 ND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