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模式在改善义安省偏远地区民生方面的前景
在支持数十户家庭植树造林之后,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刚刚在奇山县组织了一次植树造林模式有效性评估,该模式旨在保护水资源、中和碳排放并改善民生。
这是根据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第 2561/QD-BNN-LN 号决定部署的模型,该决定批准了“支持义安省奇山县农业和林业经济发展至 2030 年”计划。

奇山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厅长阮春长表示,经过两个多月的实施,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刚刚组织了一次森林种植模式有效性评估,该模式旨在保护水资源、中和碳排放并改善民生。
在帕丹乡实施的模式是由企业赞助,并与包括林业部门和非木材林产品研究中心在内的合作伙伴合作实施的。
根据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关于批准“支持义安省奇山县农林经济发展至2030年”计划的第2561/QD-BNN-LN号决定,奇山县旨在保护水资源、实现碳中和和改善民生的植树造林模式第一阶段将于2024年至2028年实施。

因此,林冠下植树造林及药用植物的计划将于2024年10月正式实施,包括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为种植5公顷的大型天然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大型木材树种密度为每公顷833株,非木材林产品密度为每公顷1100株;第二种模式为围封和促进更新,并额外种植10公顷的大型天然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大型木材树种密度为每公顷400株。
在帕丹乡,截至2024年12月,树木已经种植了一个多月。它们逐渐适应了环境条件,生长良好,成活率很高。

结果评估表明,种植大型本地木材树种并辅以补充种植大型本地木材树种以及非木材林产品的模式,初期成活率较高,能够顺利发芽生根。若在后续几年得到良好的养护和保护,10-12年后,绿树即可采伐出售。此时,树冠的郁闭也有助于增强林木的保护功能,提高蓄水和固碳能力。
对于平栎树而言,8年后即可结果,有助于恢复和提高再生围护模式下的更新密度,此时树木正处于旺盛生长阶段,有助于增强防护能力、蓄水能力和碳储存能力。至于在帕丹种植的巴戟天和砂仁,如果养护得当,3年后即可收获,价格约为15万越南盾/公斤;砂仁价格约为7万越南盾/公斤,这将创造可观的收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农业农村部工作组专家表示,如果运用得当,植树造林和更新推广模式将有助于参与植树造林的农户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同时提高森林的生态价值和林地利用效率。此外,这些模式还能满足环境要求,确保未来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