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鼻出血(简称流鼻血)是耳、鼻、喉部位常见的疾病。虽然鼻出血不会危及生命,但很容易引起患者及其家人的恐慌和担忧。
![]() |
1. 鼻出血的原因
鼻出血的原因包括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
现场:鼻腔疾病的病因包括:急性鼻炎、慢性鼻炎、细菌性鼻炎、病毒性鼻炎;急性鼻窦炎;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腔外伤,例如挖鼻孔或异物进入鼻腔(常见于儿童);成人和儿童的鼻石;以及因结核病、梅毒或麻风病引起的、防护措施不佳的化工厂工人常见的鼻溃疡。鼻腔结构异常,例如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棘刺,也可能导致鼻腔疾病。此外,肿瘤,例如良性肿瘤(如鼻咽纤维瘤、真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鼻咽癌、鼻腔肿瘤、鼻窦肿瘤、颅底肿瘤)也可能导致鼻腔疾病。
全身:引起初始凝血障碍的急性全身性疾病,例如流感、重症麻疹、猩红热、登革热、疟疾……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血管系统动脉瘤破裂,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系统疾病见于重度贫血、中毒性感染、维生素缺乏症、急性白血病、骨髓衰竭、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质量障碍以及血管疾病(例如血友病)患者。
其他一些原因,例如孕妇、月经期妇女体内激素变化,或长期无正当理由使用鼻用皮质类固醇喷雾剂,以及使用抗凝血剂;此外,大气压力变化、天气变化等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其余 5% 的病因不明(特发性),通常发生在青春期,表现为少量自发性出血,反复多次,并且经常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日晒后发生。
由于鼻子位置特殊(位于面部中央),且血管丰富,许多人偶尔都会出现鼻出血的情况。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种。
过敏性鼻炎:由于身体的过敏反应,鼻腔内壁组织会肿胀。毛细血管扩张,有时会破裂,导致出血。擤鼻涕或打喷嚏时,可能会有少量血液渗出。
你应该去做过敏测试,找出你可能对什么过敏,这样你就可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例如服用抗过敏药或减充血剂。
极度干燥的气候:鼻中隔偏曲患者常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气流会更快地通过鼻腔狭窄区域,导致鼻腔干燥。这会刺激鼻腔,进而引起打喷嚏和流鼻血。
频繁打喷嚏:频繁打喷嚏还会导致鼻中隔(两个鼻孔之间的中央隔膜)内壁出现溃疡,这很容易导致出血。
儿童流鼻血通常是由鼻中隔前部的血管破裂或溃疡引起的,而这通常是由感冒或打喷嚏引起的。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减少打喷嚏来控制流鼻血,保持鼻子湿润(可以用椰子油或橄榄油等油脂润滑鼻子)。
挖鼻孔:挖鼻孔看似无害,但实际上会导致脱发、损伤黏膜、血管破裂和出血。此外,频繁挖鼻孔还容易引发鼻腔感染。挖鼻孔的习惯应该改掉,因为它会削弱鼻腔的保护功能,导致鼻出血增多。
高血压:高血压是老年人鼻出血的常见原因。血压升高会导致血管壁压力增加,血管壁可能破裂,进而引发鼻出血、脑出血、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视网膜出血(导致永久性失明)等危险并发症……
生理变化:孕妇出现鼻出血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那些孕期患有高血压的孕妇。在这种情况下,孕妇应该咨询产科医生,了解如何应对和治疗这种疾病。
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增强抵抗力、保护血管并促进铁和钙的吸收。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皮肤干燥、容易皮下出血(轻微碰撞即可造成瘀伤)、流鼻血、牙龈出血以及伤口愈合缓慢。因此,青少年突然流鼻血可能表明身体急需补充维生素C。
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鼻炎会导致保护鼻黏膜表面的黏液层受损,其下方的血管常常被划伤或撕裂,从而引起鼻出血。鼻腔发炎时分泌的液体容易黏附在黏膜层上,使人感到瘙痒不适。这会导致频繁的挖鼻行为,进而引发鼻出血。
鼻咽纤维瘤:这是青春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但青少年男孩比女孩更常见。流鼻血是该病的症状之一,其他症状还包括:青少年持续流鼻涕、一侧鼻塞加重、耳鸣和听力下降(由于肿瘤压迫咽鼓管区域所致)、消瘦、面色苍白、疲倦乏力。
鼻腔异物:很多情况下,鼻腔内异物会导致频繁头痛和流鼻血,但原因却不明。
2. 流鼻血的症状和体征
鼻出血通常只发生在鼻子的一侧。如果出血量较大,血液会充满一侧鼻腔,并流入鼻咽部(鼻腔内两个鼻孔交汇的区域),导致另一侧鼻腔也出血。血液也可能滴入喉咙后部或胃部,导致患者吐血甚至呕血。
失血过多的迹象包括:头晕、虚弱、意识混乱、昏厥、因鼻出血导致的严重失血并不常见。
3. 预防流鼻血
了解流鼻血
- 向孩子解释他们不应该挖鼻孔,因为除了会导致流鼻血外,这也是导致鼻腔和咽喉感染的原因之一。
- 当发现孩子有流鼻血的迹象时,家长应指导孩子冷静地坐下或躺下(如果可能),然后用两根手指紧紧按住鼻孔,用嘴轻轻呼吸 5 到 10 分钟以止血。
- 导致流鼻血的原因还有很多,所以当孩子流鼻血的频率异常频繁时,应该带他们去有耳鼻喉专科诊所的机构,找出原因并彻底治疗流鼻血。
此外,家长可以每周用生理盐水(稀释的盐水)清洁宝宝的鼻子两次。但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生理盐水,因为这会导致鼻黏膜失去保护性的黏液层,变得脆弱。
4. 鼻出血的处理
处理鼻出血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止血,然后找出出血原因。如果出血严重,则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整体状况(密切监测脉搏和血压)。
![]() |
全身治疗
- 让病人安静休息,坐着或躺着,头部抬高,张开嘴吐出血液。
- 如果出现循环衰竭或血压下降,则进行输液。
- 如果血红蛋白低于 50%,则需要输血。输血是一种积极的措施,尤其是在严重出血的情况下,最好多次输注少量新鲜血液(100 毫升)。
- 皮质类固醇:如果没有使用皮质类固醇的禁忌症,大多数作者认为出血时必须使用皮质类固醇,通常是静脉注射,如地普松龙。
- 抗生素:防止鼻腔及周围区域因分泌物积聚而引起感染。
- 凝血剂:增加血管壁强度,缩短出血时间,如肾上腺素、普瑞马林……或直接凝血,如维生素 K、硫酸鱼精蛋白。
局部治疗
局部止血操作由简入繁,按以下步骤进行:
- 将鼻孔压向鼻中隔:用两根手指轻轻按压鼻孔,使其紧贴鼻中隔的基塞尔巴赫脉搏点几分钟,适用于基塞尔巴赫脉搏点出血量较少的情况。
- 止血液:用浸有止血液(如 12 体积的过氧化氢、1-3% 的麻黄碱)的棉球按压出血部位。
- 硝酸银珠(AgNO3):使用钝头发夹,将尖端加热至通红,浸入 5% 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银盐会流出并在发夹尖端凝结成一颗闪亮的小珠子,将珠子按压到出血区域。
- 用东西盖住鼻子,保持48-72小时左右,在此期间必须使用抗生素。
据khoahoc.tv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