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法律援助:让法律更贴近民众
(巴新)——各级、各部门、各地方大力推广流动法律援助(TGPL),特别是面向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和特殊困难地区群众,为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做出了贡献。然而,在现实中,这项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尚未满足实际需要……
让法律惠及人民
司法人员在桂峰县通秋乡昂村社区文化馆举办的法律政策宣讲会和法律援助讲座吸引了众多民众前来参加。民众不仅前来聆听法律的介绍和宣讲,还向司法人员请教一些他们尚存疑惑的问题。
昂村村长梁文海先生表示:“我们村是华纳水电站的安置村,所以村民对扶持政策有很多疑问,尤其是生产用地的问题。多亏了这些咨询会,大家的疑问才得以解答。官员们直接走进群众,进行法律宣传和提供法律咨询,非常有必要。由于村民不懂法律,有时遇到问题,也不知道该去哪里问……”
近年来,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分中心及协作单位坚持“走进基层”的宗旨,定期开展流动法律援助活动,帮助基层群众及时获得免费法律服务。2014年,全省共组织流动法律援助104场次,深入全省贫困地区村寨、特别困难村寨,开展法律宣传11233人次,提供个案法律援助1091件。
![]() |
桂峰县通图乡安村村民在社区文化馆听取法律援助讲座。 |
省法律援助中心第一部门负责人黎文礼先生分享道: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体会到法律援助工作,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尤为必要,因为少数民族群众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仍然有限。每次提供法律援助前,中心都会对当地群众的需求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方案和实施方案。援助形式灵活,因地制宜,内容丰富精炼,易于理解、记忆和接受。
在流动法律援助会上,法律援助队除了通过乡、坊、镇的扩音器直接解答群众疑问、直接向群众咨询外,还向参加人员发放传单、法律手册,介绍新的法律文件,向参加人员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主要内容涉及革命有功人员政策、土地使用权证发放、国家收回土地的补偿安置、土地使用权的继承等。
在全省贫困乡和特别困难村成立了33个法律援助俱乐部、设置了190个宣传栏和195个法律援助信息箱。在祥阳、演州、太和等法律援助对象集中的地区拓展分支机构,为在基层解决问题和纠纷、减少越级上访和拖延办案等做出贡献。
为了将法律融入生活,提高全民法律意识,近年来,合作者网络,特别是律师团队,还加大了对复杂地区、困难地区和贫困人口及政策受益者的法律援助活动的参与力度。2014年,乂安律师协会在清开乡(Thanh Chuong)、南门坊(Vinh 市)和义切(Nghi Loc)等地开展了法律援助活动……每次活动都吸引了150至200名参与者。
可以说,通过法律援助活动,律师为人们提供了有用的法律信息,解答了人们的疑问,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办理工作时必要的行政手续和流程,避免了人们多次奔波,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
在某些情况下,顾问团队还通过法律援助帮助政府解决法律问题,解决当地政府与民众之间以及民众之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协助办理逾期出生登记;与司法-民事身份相关的手续;解决矛盾和纠纷……维护社区团结,减少超越层面的投诉,有助于建立人们对政府的信任,使人们始终“按照宪法和法律生活和工作”。
困难还很多。
省法律援助中心专业二处处长潘世祺先生表示:“由于山区面积广,道路崎岖,有些村庄步行需要半天时间才能到达,而法律援助工作的人力资源仍然有限,因此尽管付出了努力,仍无法满足需求。此外,由于人们的生活特点,他们白天需要在很远的田野里工作,有时甚至深入森林深处,所以他们经常不得不在晚上组织活动,参与人数有限。”
语言障碍也是法律援助难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法律援助活动的资金往往恰逢雨季和寒冷季节,因此在山区组织流动法律援助工作十分困难。此外,全省面向民众的免费法律援助活动仅集中在3个贫困县,其运作目标主要集中在培训、流动法律援助和支持俱乐部活动三个方面。因此,各县开展的流动法律援助活动数量不均衡,无法满足民众的法律援助需求。” 省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阮氏清心女士说道。
目前,法律援助中心的协作员队伍有414人,其中律师29人。但协作员们对流动法律援助工作兴趣不大。基层,特别是村级——最贴近群众的基层——的法律援助协作员队伍,能力和素质仍然有限(只有约30%的乡级协作员拥有法律院校学历),咨询的有效性仍然有限。因此,一些咨询案例仍然只是罗列法律规定,没有与受助人的具体案件进行对照,不利于受助人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根据法律规定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
此外,TGPL俱乐部模式在基层的效果并不高,很多俱乐部成立后没有组织活动或活动不定期,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号召力,讨论的法律情况笼统、脱离实际,工作人员也以兼职为主,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基于上述现实,提高法律援助活动实效,首先要注重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热爱法律职业的人才队伍;扩大协作队伍,特别是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精通法律、从事法律工作多年的退休人员队伍;定期组织基层协作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专业知识和法律援助咨询能力;加强流动法律援助宣传内容的创新,适应群众的学法需求;避免将流动法律援助的实效与宣传普及相混淆等。
扩大流动法律援助分支机构网络,提高基层流动法律援助俱乐部的运作效率,确保在案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并掌握相关法律援助信息。同时,加强与各部门、各地方的协调配合,开展流动法律援助宣传工作,使群众能够快速进入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服务机构系统,主动提出法律需求和法律问题,获得免费法律服务。
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