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俄实施制裁的最大障碍

侨英 July 6, 2022 06:51

美国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任何加强对俄罗斯制裁的决定都取决于中国。

任何加强制裁的决定都取决于中国

上个月,西方国家为期六天的峰会——首先是欧盟峰会,随后是七国集团峰会和北约峰会——终于落下帷幕。在这些会议上,西方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俄罗斯及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就连土耳其现在也与其他成员国站在同一立场,同意接纳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并一致认为有必要加强北约北部地区的安全。

然而,在对华关系方面,西方联盟内部的分歧开始加剧。尽管三次峰会的焦点都是乌克兰战争和对俄制裁,但美国自身也不得不承认,任何加强制裁的决定都取决于中国。

图片说明:Alamy Stock

以俄罗斯石油抵制为例。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美国没有从俄罗斯购买过一滴石油,除匈牙利外,所有欧盟国家都希望在年底前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然而,制裁收效甚微,因为中国购买的俄罗斯石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而且价格比国际价格低30%。

美国希望缩小这一差距,因此提议对俄罗斯石油设定价格上限。华盛顿希望此举能带来双重效果。尽管受到西方制裁,但俄罗斯的收入最近因油气价格大幅上涨而有所增加。价格上限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此外,随着通胀上升,价格上限将限制对全球第三方市场和消费者的负面影响。然而,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此:只有中国也参与其中,对俄罗斯石油设定价格上限才会有效。因此,西方国家正在寻找与北京接洽的方法。

美国也正在牵头禁止俄罗斯黄金进口。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之一。这项禁令可能使俄罗斯损失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欧洲也将与美国合作实施这项禁令。唯一的问题是,西方国家只购买了极少量的俄罗斯黄金。最大的买家是中国和印度。同样的原则再次适用:如果北京不合作,什么都不会发生。

西方对于如何对待中国存在分歧。

德国巴伐利亚州埃尔毛城堡峰会上的两个例子表明,西方国家的行动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很高。然而,西方国家对与中国的关系却并非如此。

一方面,英国、加拿大和美国长期以来将中国而非俄罗斯视为其最大竞争对手。在美国政府看来,中国在经济、科技和军事上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事实上,中国也在努力回应西方。表面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试图避免公开表态支持俄罗斯,这从他不愿面对西方扩大制裁的表现就可以看出。

然而,习近平主席在七国集团峰会前不久主持的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线上峰会上也借机批评了西方。更重要的是,这位中国领导人并没有批评普京总统。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法国和德国软化对华立场。德国政府尤其热衷于避免采取过度对抗的方式,担心这会损害其与中国本已牢固的经济联系。德国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比任何其他西方工业化国家都更加紧密。

在七国集团峰会上,德国政府呼吁对中国采取更为温和的态度。它认为,重要的是避免形成以西方为一方、以俄罗斯和中国为另一方的集团。毕竟,西方国家仍然需要中国来应对其他全球问题,例如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一年前,在同一届七国集团峰会上,英国和美国曾呼吁德国和其他国家决定未来要站在哪一边。然而,德国只是宣布目前正在审查其对华国家战略。

与中国关系问题并未对七国集团峰会造成影响,因为各方似乎不愿破坏巴伐利亚州埃尔毛小镇的田园诗般的氛围。但拖延讨论这一问题并不意味着峰会将被取消。相反,与中国打交道的问题在马德里北约峰会上被提出。应美国的要求,北约还邀请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对北京抱有同样的担忧——出席马德里峰会。

北约的联合声明毫无节制和限制,成员国在马德里通过的新战略文件用整整一段话来谈论中国。

该文件指出:“中国既定的目标和强制性政策对我们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构成挑战。” 该文件还补充说,中国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与西方利益相悖。在该文件的早期版本中,美国和英国曾试图将中国称为“风险”甚至“危险”,但遭到德国和法国的反对。因此,措辞被修改。

中国立即对该文件作出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北约的这份战略文件罔顾事实,“含糊其辞,充满欺骗”。赵立坚表示,将中国称为“威胁”毫无意义。

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司长王鲁彤也强调,中国不对任何国家构成挑战,同时呼吁北约不要寻求挑起新的冷战:

中国距离北约如此遥远,我们怎能影响北约的安全?我们敦促北约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对中国的任何判断都应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以中国为借口挑起新冷战,制造对抗。

西方准备好与中国打交道了吗?

一项获得西方国家广泛共识的倡议是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计划“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该计划被视为北京于2013年启动的“一带一路”项目的竞争对手。

乔·拜登总统宣布:“我们与七国集团伙伴携手,目标是到2027年筹集6000亿美元。” 美国还计划在未来五年内为此项合作筹集2000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资本。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宣布,欧洲将出资3000亿美元。七国集团成员国日本也承诺出资680亿美元。

尽管许多使用中国项目资金的国家逐渐意识到其债务不断增加,并面临无力偿还的风险,但中国项目的一些条款吸引了许多国家参与。

七国集团(G7)也存在组织问题。尽管中国的新丝绸之路倡议在很大程度上由北京掌控,但七国集团缺乏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在埃尔毛峰会上宣称的那种团结。这是因为该集团在如何管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以及这些项目的资金来源方面意见不一。

目前尚不清楚七国集团是否已准备好调动数十亿欧元,因为大多数国家对此可能性持怀疑态度。此前,七国集团不仅承诺调整全球发展和扶贫总预算,还将支持贫困国家向脱碳转型。但这些承诺从未兑现。

据vov.vn报道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西方对俄实施制裁的最大障碍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