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报答人生”

November 21, 2013 17:31

(Baonghean) - 穿过Cay Chanh桥,前往Thanh Son乡(Anh Son)3号村,路人会遇到一栋坐落在Con河畔的新建小房子。房子的主人是梁氏兰老师,她克服了人生中的许多坎坷,最终成为一名教师。

Cô giáo Lương Thị Lan miệt mài bên trang giáo án.
梁氏兰老师正全神贯注地讲授课程计划。

这位泰裔教师的小房子只有约24平方米,坐落在一片广阔的甘蔗山中。在这样的面积里,主人只能布置一间兼作客厅的工作室、一个角落里的床以及最后的厨房空间。兰老师和我们聊起这件事时说:“对很多人来说,这房子可能太小了。但对我来说,这是毕生的梦想……”

兰沉思片刻,讲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1982年初,母亲生下了兰。当时,生活拮据,人人忙于生计,却总是吃不饱饭。兰出生时啼哭两个月后,父亲奉命参军,奔赴柬埔寨战场。五个月后,一家人收到了讣告,梁文强烈士在履行崇高的国际义务时英勇牺牲。

面对丧夫之痛,兰的母亲几近崩溃。母亲恢复平静后,带着兰去了奶奶家。当时奶奶家也很穷,但因为爱儿爱孙,她仍然张开双臂照顾他们。贫困困苦的生活,加上丧偶之痛挥之不去,使兰的母亲病情每况愈下。兰两岁时,母亲突然去世,留下年幼的孩子中风身亡。那时的兰还太小,无法感受到失去母亲、失去生命中重要支柱的痛苦。等兰意识到这一点时,母亲的坟墓已长满荒草,奶奶的背脊佝偻,头发花白。尽管兰的奶奶对失去父母的孙子爱得深沉,却无法养活孙子衣食无忧。年迈的她每天只能靠木薯和红薯维持两顿饭。有时候,奶奶和孙女不得不煮青香蕉,或者在森林里寻找香蕉根和香蕉树来代替米饭。兰10岁时仍然很瘦,身材看起来就像5岁的孩子。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再也无法照顾兰。面对这种情况,兰的叔叔婶婶把兰带回家照顾抚养。叔叔婶婶家也很穷,除了稻田和玉米地之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叔叔婶婶常年在偏僻的森林里干农活,兰则在家照顾家务和弟弟妹妹。每天看到同龄的朋友们叽叽喳喳地喊着要去上学,兰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渴望自己也能拥有和他们一样的快乐。每当兰幼小的心灵渴望上学时,她就只能去朋友们家借书看画,然后跟着朋友们一起唱学校老师教的歌。邻居们见状,便劝兰的叔叔婶婶让兰去上学学习读书写字。有了这些知识,兰以后的生活就不会那么苦了。听大家说的也有道理,兰的叔叔婶婶尽管困难重重,还是买了书本、笔墨,让失去父母的侄子能够上学。

11岁那年,兰升入一年级。与规定年龄相比,兰晚了4-5岁。至今,兰依然无法忘记第一天的记忆……兰是班里最高的,仍然偷偷地坐在最后一排的课桌旁,老师每看她一眼,她的心跳就会加速。但后来,在老师的鼓励和悉心教导下,兰变得越来越自信,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她每天去上学,其余时间则帮助叔叔婶婶做家务,就这样,兰完成了初中课程。这可以说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如果兰停下来,她就会回到康河沿岸的山林、田野和甘蔗田里。如果她继续学习,就必须穿过林河,行驶约10公里,才能到达安山三中继续上学。这对她叔叔婶婶一家来说,无疑是个负担,因为她学习越多,开销就越大,更别提还要租房了。兰的叔叔婶婶再次敞开心扉,决心要让侄子接受良好的教育。高中三年,在叔叔婶婶一家、老师和朋友的爱护、关心和帮助中度过。

高中毕业后,梁氏兰通过选拔,被河内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专业优先录取。收拾行李离开的那天,兰哭得很伤心,因为她要离开姑姑和姑父一家,也因为她担心独自一人在异乡生活。来到首都学习,即使已经快25岁了,兰仍然有些害羞和内向,因为她是少数民族,出生并成长在偏远的山区。但后来,师范环境让她变得开朗、友善、真诚,她的那些顾虑和内向逐渐被消除。

作为烈士子女和政策家庭,兰的缴费享受减免,每月还能领取生活补助。但河内生活成本高昂,为了保证日常开销,购买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兰不得不去学生餐厅洗碗。闲暇时,她主动要求发传单增加收入。然而,每到月底,积蓄就经常用完,兰每天只能吃三顿方便面。一天,朋友们可怜她,邀请她吃饭,但她拒绝了,因为同学们大多和她一样贫困。五年的学生生活就这样一晃而过。2010年,这位来自清山乡的泰族姑娘获得了外语教育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兰回到家乡,四处“敲门”,却只收到冷冰冰的回绝或空洞的承诺。最终,她来到了安山县教育培训厅。尽管那里教师资源仍然过剩,但出于优先考虑,部门领导还是决定以合同制的方式录用梁氏兰。她被安排到青山小学任教——20多年前,兰怀着茫然和胆怯第一次踏足这所学校。回到家乡工作后,兰无处可去。学校只好给她安排了宿舍里的一间小房间。

得知梁氏兰老师是烈士的女儿,土生土长,当地政府决定给她分配一小块地。她目前每月170万越南盾的工资只能维持日常开销,建房依然遥遥无期。幸好,县阵线资助她2000万越南盾建房。这栋砖瓦房面积24平方米,刚刚竣工,总造价6000万越南盾,梁氏兰还欠着4000万越南盾。青山小学学生会也出资资助她,帮她挖井建厕所。虽然一切尚且匮乏,但梁氏兰现在终于有房子可以住,可以祭拜父母了。

Ngôi nhà nhỏ của cô Lan vừa mới hoàn thành.
兰女士的小房子刚刚竣工。

梁氏兰老师的个人感情生活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离别。在河内读书期间,梁氏兰结识了山罗省富安县芒族青年何文忠,并与之相恋。当时,何文忠正在大学读会计专业。何文忠的家庭也很贫困,父母年老体弱,无力照顾孩子们的工作和幸福。梁氏兰回到家乡打工,不久后两人结婚。目前,何文忠在富寿省当工人,梁氏兰独自准备在今年年底生下孩子。

讲述故事时,兰的眼眶里时而湿润,时而悲伤地抽泣。时而灿烂地微笑,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希望。这些都是她生命中经历过的情感。在挚爱的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她紧紧拥抱了童年时期照顾她的奶奶。如今,她已年过八旬,身体再也无法下地劳作,需要兰的关爱和陪伴。兰的眼神突然变得悲伤,充满了焦虑,她说:“现在我只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抚养孩子。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有足够的钱去寻找父亲的坟墓……许多个夜晚,我独自哭泣,因为我想念我的父母,他们去世时,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告别之际,我们只能鼓励兰老师继续努力,克服未来的困难。兰老师回答道:“我知道我必须更加努力,才能回报那些照顾我、帮助我的人,才能回报生活……”送别宾客后,兰老师回到了她的教学计划中。在那里,她找到了人生的快乐和意义……

丛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从师报答人生”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