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遭遇窃贼入室盗窃,如何合法防卫?
近日,河内市北慈廉县警察局决定以谋杀罪起诉黎明方先生(50岁),因为他用刀将一名潜入民宅行窃的青少年打成重伤。
此事让很多人陷入了困惑:当小偷入室盗窃时,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该如何自卫?
据初步了解,11月23日凌晨,方先生听到妻子报警,家中有窃贼入室盗窃。由于家中常遭盗窃,方先生勃然大怒,拔出剑,在黑暗中(隐约有沙沙声响起)疯狂砍杀,击中了盗窃者N.D.T(15岁),致其全身61%残疾。
这并非房主第一次从小偷变成罪犯。2015年5月,阮玉英先生(63岁,西宁省西宁市)在追捕小偷时,用草叉刺伤了他。经过两次审判,2017年9月,西宁省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阮玉英先生12个月有期徒刑,缓刑。 2016年4月1日,槟椥省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以非法拘禁罪判处阮文桢(槟椥省朱拉县)六个月非监禁改造。2014年1月,阮文桢父子抓获一名入室盗窃的窃贼。阮文桢将窃贼绑在树上。当天早上,阮文桢向警方报案,随后父子俩被起诉。 |
胡志明市律师协会的阮忠政律师表示,在挥舞刀剑时,犯罪者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具有危险性,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因此无论他是否看到,都构成犯罪。
陈律师表示:“房主可能多次遭遇盗窃,心情很激动,但法律规定,超出正当防卫范围的行为构成犯罪。因盗窃者的过失而精神失常,只能作为减轻房主刑事责任的情节。”
![]() |
何谓“正当防卫”?
胡志明市人民法院首席法官范德焕表示,越南法律目前没有明确规定房主在他人非法入侵其住宅时有权采取反抗措施。窃贼入室,无论其意图是抢劫还是盗窃,都属于违法行为,但房主的反抗必须达到必要的程度,才构成正当防卫。
《刑法》第15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维护国家、组织的利益,保护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对侵犯上述权益的人采取必要的反击措施的行为。”
胡志明市刑事法院前法官、副院长武披龙表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房主的行为和窃贼的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如果房主明知小偷只有一名,是一名青少年,手中没有武器,也没有明显的恐吓迹象,但仍然使用武器进行袭击并造成伤害,那么房主的行为就构成犯罪。”龙先生说。
不过,龙先生认为,并非只有当小偷先下手为强行反击时,房主才算正当防卫。“有些情况下,房主并不认识小偷,因为家中突然被破门而入,或者小偷携带枪支、刀具、剑……在慌乱之中,即使小偷尚未下手,房主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也挥舞着大型武器进行攻击,这种情况下,执法部门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龙先生分析道。
胡志明市律师协会的裴光严律师也表示,此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正当防卫是指房主被迫反击,否则其生命和健康可能受到威胁。因此,如果窃贼袭击房主,或者窃贼没有袭击房主,但房主没有先发制人,则可能导致窃贼本人及其家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房主的袭击不能被视为谋杀,而必须被视为正当防卫。” 裴光严律师表示,但他也承认:
“实际上,判断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并不简单,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行为发生的条件、情节,甚至当事人的主观意识。”严律师说。
冷静回应
胡志明市一名警官表示,当窃贼入室盗窃时,房主需要保持冷静。如果窃贼尚未发现房主醒着并注视着他们,他们应该尽量保持安静,并趁机记住窃贼的身份特征,以便日后提供给警方。
如果小偷具有攻击性,您也必须冷静应对,可以使用言语(例如劝说)或其他行动来分散小偷的注意力,然后趁机逃脱危险。只有在您认为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并且要在必要的限度内,才应该反击、控制并抓捕小偷。抓捕并控制住小偷后,您必须立即向警方报案,绝对不要殴打或伤害小偷,因为法律不允许这样做。
“人们要视人命为天下,想尽一切办法逃生,保护自己和亲人的生命安全,不要因为后悔而做出危及自己安全的举动,也不要因为过于心烦意乱而给小偷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那样自己就成了罪犯。”该警官说道。
在加拿大,人们有权通过“合理”的自卫手段保卫自己的家园。根据KruseLaw的规定,如果房主别无选择,并且认为入侵者对生命或身体构成威胁,他们可以使用“致命”武力进行自卫。在美国,法律赋予房主同样的权利。如果入侵者此前曾被指控谋杀或企图袭击,房主可以使用一切自卫手段,并且必须证明入侵者对自己构成威胁。然而,根据FindLaw的规定,用于击退入侵者的武力程度必须与感知到的威胁程度相称。此外,在一些州,法律要求房主在诉诸暴力之前寻求“撤退”方案以确保安全。同时,在一些州,房主可以立即攻击入侵者,而无需评估情况……(Bao Vinh) |
据TNO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