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生产大幅增长。
迄今为止,大多数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已显著提高。然而,该领域仍需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全面转向大规模商品生产,以促进国际一体化进程、提升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 |
会议回顾了两年来的农作物部门重组情况。 |
7月22日,在河内举行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两年总结会议上,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种植业生产司司长马光忠表示,大多数主要作物的单产大幅提高。具体而言,从2012年至今,水稻单产从56.4公担/公顷增加到57.6公担/公顷;玉米单产从43公担/公顷增加到44.1公担/公顷;胡椒单产从25公担/公顷增加到26公担/公顷,尤其是腰果单产从9.7公担/公顷增加到12公担/公顷……
与此同时,全国还建设了许多大规模示范田,按照价值链将生产与产品消费联系起来;维护和扩大了许多大规模集中的经济作物和果树产区,如橡胶-咖啡-腰果-胡椒区(东南和西原);茶叶区(中北部和林同省);南部的果树区,平顺的火龙果区,北江的荔枝区......
此外,一些出口产品占据世界市场主导地位,出口额增长强劲,如蔬菜和水果年均增长42.8%,胡椒年均增长23%,腰果年均增长16.5%......这些产品为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降低农民贫困率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种植业的增长率显然并不稳定,且有下降的迹象,2015年前6个月的增长率仅达到近2%,而2013年和201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和3.2%。
此外,农产品收获后保存和加工技术有限,食品安全卫生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也是导致农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困难,以及进入美国、欧盟、日本等大市场面临诸多障碍的主要原因。
关于稻米产业结构调整,作物生产局评估,实施后,北部省份许多地方提高了优质稻米品种的使用率,以满足国内消费,而在九龙江三角洲地区,约有 41% 的优质稻米品种用于出口。
与此同时,许多地方还指导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措施,减少播种量,降低化肥、农药、灌溉水成本,并将水稻种植区改种其他作物或发展水产养殖,以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许多稻米消费和出口企业与农户携手合作,通过签订消费合同、提供材料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建设原料区。自2013年至2015年冬春作物季结束,各地已连接并建设了数千个大型稻田模型,总面积约55.6万公顷。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高德发在肯定阶段性成果时坦言:“总体来看,优质稻米比例仍然较低,尤其是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产品难以在市场上竞争。因此,稻米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全面梳理,进行根本性变革,并调整解决方案,提高与产业链相关的产区比例,从而更有效地渗透到世界优质稻米市场。”
据 Chinhphu.vn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