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越南农产品玩“脏牌”?
继警告部分水果货物违反检疫规定后,中国再次批评越南糖果企业未能确保食品安全。
报复情景
6月底,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致函国家农林水产品质量监督局(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通报2013年至2014年4月期间向中国出口的一批越南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包括椰子面包、木薯粉、饼干、奶油蛋糕、鸡蛋饼、海绵蛋糕、莲蓉酱等,这些产品均属于工贸部管理的产品。
![]() |
越南向中国出口的火龙果被警告农药残留量超标。 |
此前,2014年6月23日,纳菲加德还收到越南驻华大使馆的通知,国家质检总局已发函,宣布出口到中国的部分越南水果,如香蕉、火龙果……被发现受到植物检疫物污染。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采取这一行动的原因是越南此前宣布,从中国进口的8种水果蔬菜中化学物质含量超标。这些货物包括126吨鲜橘(8批)、54吨胡萝卜(2批)、40吨苹果(1批)、20吨鲜葡萄(2批),以及一些重量在6至15吨之间的其他货物。被检出超标的农药包括:多菌灵(用于杀真菌)、苯醚甲环唑、硫菌灵、克螨特(用于杀蜘蛛)和灭多威。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植物保护司司长阮春红表示,这17批违规货物是在2014年头几个月发现的,所有货物均已售罄。纳菲加德已请求国家质检总局通知中国有关部门调查原因,追查被警告的中国水果的来源,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并将调查结果通报纳菲加德,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食品安全监督局副局长冯友豪向工贸部科技司发出公报,要求工贸部进行调查,并向中方通报调查结果、原因及补救措施,避免中国对越南出口到中国的食品采取严厉的管控措施。
此外,平顺省火龙果协会副会长陈玉协先生表示,协会正在重新核实信息,评估情况,然后再向火龙果种植户发布进一步公告。平顺省火龙果种植面积约2万公顷,其中近6000公顷符合越南良好农业规范(VietGap)。
陷阱已经设好?
针对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代表透露的中国可能暂时关闭越南部分边境口岸的消息,贸易研究所前所长阮文南副教授警告称,中国可能正在“玩弄”越南。
“他们有可能在越南有季节性产品的时候‘玩弄’越南。他们会给越南制造障碍,这种情况以前就发生过,而且将来可能会更加极端,”阮文南副教授说。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部主任裴玉山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中国会采取“管这个、限那个”的“伎俩”,在应季水果收获时会暂时关闭,以便进行检查,这样蔬菜、水果和农产品只需10到15天就能被丢弃。“因此,越南必须小心,”他警告说。
经济专家范志兰就此问题发表评论称,这并非中国第一次刁难越南。无论是出于食品安全考虑,还是为了消费者的健康,中国的举动都不是出于好的政策或角度。
证据就是,大多数中国产品在出口到越南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时,总是被投诉质量问题,含有许多有毒元素,但中国却没有办法阻止。
中国突然加强质量控制证明,中国只将其视为一种商业工具,为难那些已经依赖其市场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消费者。
对越南来说,多年前六岸荔枝(北江省)的事件就给越南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教训。当时,中国采取哄抬价格、大批量收购的手段,看到九成六岸荔枝销往中国市场,便转而要求越南贸易商出具货物证明。然而,那并非普通的证明,而是果园采购证明。也就是说,越南贸易商想把荔枝卖到中国,必须出具荔枝来自哪个果园的证明,然后中国才会派人直接从越南果园采购。
或者中国商人“耍阴招”,煽动在茶叶里掺入不洁之物,抹黑越南茶叶。但实际上,这只是刁难越南商品的伎俩,并非为了控制商品质量。
“我认为中国的举动不利于消费者。这应该被视为一个陷阱,一个廉价易买的陷阱……对中国的依赖反过来会把农民压死。”
范芝兰女士表示,越南生产商必须改变粗心和不负责任的习惯,并拥有技术壁垒来提高质量,才有望扩大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市场。
“事实上,越南人与中国商人做生意太久,养成了非常不好的习惯:做生意没有条理,不负责任,明知会对经济造成很大损害,却依然在生产上敷衍了事。这种一味追求廉价低质产品的心态,是中国设下的陷阱,但越南人却浑然不觉。这很痛苦,错就错在越南人过于自满,不愿改变,害怕困难,不愿前进。”经济专家范志兰说道。
据越南之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