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准备选举国家主席、国大主席和总理
中国在今天(3 月 5 日)上午开幕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设定了 2023 年经济增长目标为 5% 左右,以重振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经济。
在这次重要会议上,还将正式选举和批准国家主席、国会主席和总理等领导职位。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人和2948名代表出席会议。
![]() |
中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指出这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取得了突出成就,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其中,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
他还肯定,国家在2022年要取得的新成就“非常不容易”,尽管中国经济仅增长了3%,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设定的5.5%的目标。
报告中,中国政府继续把经济稳定放在首位,设定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为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岗位约1200万个,高于去年至少1100万个的目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维持在3%左右,高于2022年约2.8%的目标。
谈及2023年中国面临的困难,他表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当前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全球通胀居高不下,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势头减弱,外部压力和制约因素不断加大。国内经济增长基础仍需巩固,需求疲软矛盾仍然突出,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预期不稳定,中小微企业和居民家庭困难较多。稳就业任务依然艰巨……”
面对上述形势,中国政府在2023年确定的八项重点任务中,把扩大内需放在首位,同时还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吸引和更好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和化解房地产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公共债务风险等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本届全国人大会议将持续八天半,于5月13日上午闭幕。会议主要内容有九项,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六个报告,审议《立法法》草案(修正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和批准国家机关高级官员,其中包括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等重要职位,将于3月10日上午选举产生,一天后,即3月11日上午将决定总理人选。
“两会”,即全国政协会议和全国人大会议,是2023年中国的两大政治盛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的又一重要会议,两会意义非凡。选举新一届国家机关领导班子,改革政府机构,制定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决策,尤其是在疫情后面临恢复增长压力的经济复苏,以及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将是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的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