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威胁美国的海上地位?
中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日益增强的存在对世界秩序有着深远的影响。
上述评估是《国家》杂志刚刚做出的。据该报报道,就在全世界关注朝鲜导弹威胁的同时……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正在悄然上演一场大国竞争。具体来说,美国和中国海军正在悄悄部署军舰并建立基地。
![]() |
2017年2月9日,中国士兵站在巴基斯坦卡拉奇一艘中国海军舰艇的甲板上。(图片:路透社) |
美国的衰落
冲突、军事行动和合作……使美国在世界各地拥有数百个基地。
1947年,菲律宾签署了《军事基地协议》,授予美国23个军事设施99年的租借权。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拥有一系列军事设施,从北部的三泽空军基地到南部的佐世保海军基地。冲绳岛地理位置优越,拥有32个现役美军设施,约占全岛面积的20%。
1951年冷战蔓延至亚洲,华盛顿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使太平洋沿岸成为欧亚大陆战略主导的东部支柱。
华盛顿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帝国巨人地位,控制着欧亚大陆两端的所有战略支点。
冷战结束后,华盛顿的精英们继续陶醉于他们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前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警告说,只有欧亚大陆东端不发生融合,迫使美国撤出其海外基地,美国才能维持全球强权。
换句话说,他认为“美国的潜在竞争对手可能在某个时候出现”。
美国近海基地的衰落始于1991年,当时菲律宾拒绝续租美国第七舰队在苏比克湾的基地。菲律宾在没有增加海军和空军资金的情况下,自行承担了防御责任。
1990年至1996年间,美国水面作战舰艇和攻击潜艇的数量进一步减少了40%。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随着海军部署的重点转向中东战争,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进一步削弱。海军规模再次缩减20%(至271艘),舰艇人员承受着巨大的部署压力——导致第七舰队准备不足,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中国挑战。
中国的崛起
经过多年的沉默,中国最近在中亚和海上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表明,中国正在实施一个分两阶段的战略,如果成功,将削弱美国维持全球强权的能力。
首先,中国大力投资铁路和公路系统,以开发亚洲和欧洲的丰富资源,打造经济引擎,推动中国迈向世界强国。与此同时,中国还打造了一支远洋海军,在太平洋和阿拉伯海建立了首个海外基地。
2015年,北京在一份白皮书中宣称:“必须摒弃‘重陆轻海’的旧观念……中国需要发展与国家安全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结构。”尽管北京可能难以与美国竞争,但北京似乎仍决心主宰亚洲大片海域,从非洲之角到印度洋,再到朝鲜。
中国的海外基地建设计划始于2011年,当时中国投资逾2.5亿美元,将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一个渔村改造成现代化的贸易港口。四年后,中国承诺斥资460亿美元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这是一个由公路、铁路和管道组成的网络,绵延3200公里,从中国西部延伸至瓜达尔港。
北京避免承认其军事目标,但2016年巴基斯坦海军宣布将在瓜达尔开设海军基地,并表示欢迎北京在那里部署军舰。
同年,北京开始在非洲之角的吉布提建造一座大型军事设施,并于2017年8月在那里启用了其首个官方海外基地,使中国海军能够进入石油资源丰富的阿拉伯海。位于印度洋沿岸的斯里兰卡则通过割让战略要地汉班托塔港来偿还欠中国的数十亿美元债务。
自2014年4月以来,北京方面加大了对南海的独家控制力度,将海南龙坡基地扩建为弹道导弹潜艇的母港。中国还在越南南沙群岛秘密非法建造了一系列人工岛,用于建造军用机场和未来的停泊地。
据《国家》杂志报道,北京希望有一天能够凭借现代化的航空母舰舰队“将死”华盛顿。
继2012年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下水后,中国第二艘更现代化、具备全面作战能力的航空母舰也已完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预计将于明年下水,其航程将更远,搭载更多舰载机,并配备更快速的弹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