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用俄美分歧,在欧洲取得巨大胜利
(Baonghean.vn)——北京在该地区获得了能源优势,其水平可与莫斯科在冷战期间享有的优势相媲美。
欧洲正在发生地缘政治变化,这应该令我们深感担忧。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中国正在东欧大幅扩张其经济和军事实力。
![]() |
北京在欧洲的能源优势正在增强。图片:美联社。 |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在遏制朝鲜核武及导弹野心方面行动不力。然而,中国已收购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项目的大量股份。中国还试图收购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波兰的资产,包括核电站建设合同。
与此同时,在保加利亚,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此前迫使保加利亚违反与俄罗斯国有铀浓缩公司Rosatom的合同的努力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为中国取代俄罗斯参与建设新贝莱内核电站项目创造了条件。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成功起诉保加利亚违约。保加利亚不得不支付6.6亿美元的罚款,这对于一个小国来说是一笔巨款。为了弥补损失,保加利亚政府被迫将该项目私有化。据媒体报道,中国是领先的投标者。如果中国中标,保加利亚国有核电公司将使用俄罗斯制造的设备,如果中标失败,则将完全控制新的核设施。
俄罗斯的核发展计划传统上依赖于相对宽松的计划,即利用政府间贷款为建设提供资金,并将管理权交给地方政府。而中国则不同,它已经巩固了对资金和运营的控制权,从而完全控制了关键基础设施——这里指的是前苏联国家的一个大型核设施。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波兰,中国抢走了原本应该由美国建造的核电站的建设合同。当时,美国核工业陷入困境,西屋电气公司宣布破产,通用电气公司甚至无力筹集资金,用于在发达国家建设先进的沸水反应堆。相比之下,中国资金充裕——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与美国的贸易。
实际情况是,中国正在利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分歧,获取能源基础设施关键部分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这一策略也使中国拥有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延伸到黑海的“能源带”。因此,中国有效地控制了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等国的关键基础设施。
由于担心中国的扩张,白宫被迫用欧洲和亚洲专家填补国务院的空缺职位。
美国的做法需要更加具体,例如,从一刀切的遏制政策转向允许俄罗斯项目的战略,只要它们不损害欧洲能源安全或美国安全。
例如,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抵制立陶宛提出的停止俄罗斯在白俄罗斯建造核电站的呼吁。这座俄罗斯反应堆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其设计已获得十多个国家独立监管机构的批准,其中包括以高安全标准著称的芬兰。与中国扩大基础设施控制权的野心相比,立陶宛的安全担忧是可以接受的。
核电站建设和管理领域的竞争是地缘政治棋盘上的一个典型例子,胜利并非一步之遥,而是需要三思而后行。棋手必须考量经济、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等诸多方面,而在这种情况下,对手也众多。
兰哈
(据《国家利益》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