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国际影响力”?

DNUM_AFZAJZCABF 14:08

(Baonghean) - 上周,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9月3日中国庆祝二战结束70周年的活动上。在天安门广场,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与中国军队即将参加在马六甲海峡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美国联合举行的军事演习有何关联?

减少军队以增强信心

习近平在出席阅兵式的30位国家元首和19位政府代表面前宣布裁军30万,这绝非偶然。尽管习近平没有明确说明裁军的目的,但可以理解为这一宣布“一箭多雕”。

首先,从最“官方”的意义上讲,这是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中的正常举措,其目标是精简军队数量,提高质量。事实上,这是中国第三次裁军:第一次是在1980年,第二次是在1997年。此次,习近平宣布裁军13%,将军队总规模削减至约230万,相当于裁减30万官兵。在国内,由于经济增长放缓、股市动荡,这样的声明或多或少带有“定心丸”的意味,因为中国2015年的国防预算预计达到1440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了10.1%。

然而,舆论可以理解,塔普先生的声明更多地带有外交意义。塔普先生宣布裁军,是希望在中国一系列举动引起邻国、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担忧之后,提升各国对中国的信任。中国在东海肆意“推行”非法“牛舌线”政策后,国际社会的信任度已严重下降。中国非法将“海洋981”钻井平台驶入越南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范围内的海域,加速在中国非法占领的岛屿上修建军事基地,引发了地区和世界各国的一致反应。

此外,2015年5月26日,中国发布国防白皮书《中国军事战略》,其内容以“人不主动攻击,己不主动攻击;人不主动攻击,己不主动反击”等强硬表态,直接或间接地制造了新的紧张局势。此外,该战略还提出中国将加强四大“重要安全领域”,包括: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和核力量。重点是将中国海军战略从“近海防御”转变为“近海防御”与“远洋护航”并举,以应对“对中国海洋权益的威胁”。

因此,中国或许希望通过削减军事规模来增强其在国际社会的信誉。至于能否实现,则是另一回事。

Binh sĩ Trung Quốc tập luyện chim ưng để đảm bảo an toàn hàng không.Ảnh: Inernet
中国军人进行“猎鹰”飞行训练,确保航空安全。图片来源:互联网

钻进接近

根据计划,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派出1160名士兵、2艘军舰以及直升机和运输机,与美国、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在马六甲海峡举行联合演习。演习内容确定将侧重于救灾、搜救和船舶劫持等场景。此外,中澳还将于9月20日至28日举行代号为“熊猫袋鼠”(暂称“熊猫袋鼠”)的单独演习,内容包括生存技能训练、皮划艇和登山等。

中国为何要举行这种以平民为导向的军事演习?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军方近期在非法争议地区的“强硬立场”,已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军队的“警惕”,甚至将其视为地区安全威胁。这无疑将对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造成不利和阻碍。

因此,中国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疑虑,而增加参与带有“民间”色彩的演习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举措之一。中山大学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庞忠英评论道:“这些联合演习是北京努力拉近其军队与国际社会距离的一部分。” 这被认为是正确的评估。

近期,中国社会遭遇诸多动荡。天津和山东发生化学品爆炸事件,造成人员伤亡;人民币突然大幅贬值;股市“自由落体”;中国投资者和富豪们纷纷寻求“转变方向”……这些都正在引发巨大的变革。更何况,一些涉嫌腐败、“严重违反党纪”的“高官”被发现并被清洗,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更进一步看,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并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如今正放缓、下滑,并且无力“恢复元气”,这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在9月3日举行的重要纪念活动上,中国不仅展现了实力,也希望巩固其新的形象。为此,中国必须增强国内外信任,改善并重新构建与多方的关系。在该路线图中,宣布裁军、组织与其他国家军事演习可视为初步举措。

志灵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中国“加强国际影响力”?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